专家:武汉“创卫”进入深水区 细节须达标
(武汉晚报)5位全国爱卫会专家探访武汉街头发现:亮点不少,但仍有不少不达标细节令人啼笑皆非。“武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上周,专家们集体为武汉“创卫”把脉,市长唐良智提出要“真抓实干必过关”。
专家们兵分四路暗访,专挑背街小巷、犄角旮旯。硚口区常码侧路上的一个小理发店的老板拿不出证照,称“开店三四年了没人来管”。汉正街一市场的卷闸门上,还印着“不准随地大小便”七个大字。社区里的毒饵站里,鼠药都发了霉,“老鼠看到了都要绕道走”。而随处可见的“张嘴”垃圾箱显然不符合“垃圾密闭清运”的创卫要求。
“创卫最怕‘上面急、中间忙、下面凉’”,国家专家、原陕西省爱卫办主任刘保华建议,武汉创卫必须做“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作用,鼓励群众举报并给予奖励。
国家专家、原天津市爱卫办主任于永浩提醒,“城市的形象在主干大街,政府的形象在背街小巷”,创卫暗访组喜欢穿小巷并“一条道走到黑”,看的多是细节,而这些细节才是反映城市管理水平的真正“标尺”。
市长唐良智会见专家组成员时表示,正如几年前的“城管革命”,虽然困难很多,但真抓实干后,城市形象得到全方位提升,让全市百姓受益。
责编:牛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