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武汉多家三甲医院: 卫生间大多“不卫生”
(长江商报)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卫生间管理工作的自改和整改,清洁卫生要“提档”,卫生间应设挂钩方便输液患者,有条件的配备洗手液、卫生纸。昨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三甲医院,门诊卫生间难达“高配”标准,大都没有洗手液、卫生纸,甚至大多卫生状况堪忧。
■探访
医院厕所成卫生“死角”
武汉各大医院厕所卫生情况如何?昨日,记者分两路走访武昌、汉口部分三甲综合医院,大都没有为患者准备洗手液、卫生纸,甚至大多卫生状况堪忧。
走访的武汉多家医院中,只有一家医院的门诊女厕的三个蹲位有黑色塑料挂钩,其余九成挂钩不是断裂、毁损,就是“不见踪影”。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打吊瓶的患者找人陪同上厕所,一人高举输液袋,两个人挤在一个厕所隔间。
在武昌一家三甲医院,刚走进门诊部一楼走廊尽头的卫生间,就闻到一股异味。记者进去后看到,厕所很潮湿,污水满地都是,患者不得不踮脚小心进出。
推开门,便池里有脏物,一旁的垃圾桶“爆满”掉在地上。但门边挂着的“洗手间清洁卡记录表”,按要求早上7时到晚上6时,每半小时清理一次,表上都有清洁后的打钩记录。
在汉口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住院部一楼的卫生间,空间狭小,女厕只有两个蹲位,患者站在门口排起长队。两个厕所内门的挂钩都已断,门板上像“黑板报”,黑笔写满各种“医保套现”、“收药”、“车辆联系”等电话。手动式的水阀一冲,水花力度大,不躲闪溅得一身水。
在汉口利济路附近的一家专科医院,卫生间内难得有洗手液瓶子,但已空空如也。
■调查
七成患者抱怨“太脏”
记者在医院随机采访了20名患者,其中18人对医院卫生间“不太满意”。
此前,有媒体曾对三甲医院卫生间满意度展开调查,73.02%的人选择了“较脏”,22.97%的人最担心上厕所时“传染上病菌”。不满意的包括“卫生间太脏、便池及洗手池的冲水不能自动感应、洗手池旁没有洗手液”等问题。
对于卫生差,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九成人认为“不少人素质太差,随手乱丢,便后不冲”。昨日,在一卫生间公共洗手池,一位父亲抱着儿子,洗手后用纸巾捏着关水龙头。“水龙头摸来摸去,都是细菌,要是感应的,卫生多了。”记者在现场观察了10分钟,不少人洗手怕弄脏手,干脆不关水龙头,扬长离去。
不仅是患者,连医务人员对医院厕所也不满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说,有时看门诊内急,一看排长队,只能作罢,怕耽误事。
■回应
工作量大 医院清洁工难招
医院卫生间为何成“死角”?某三甲医院后勤工作人员说,好不容易招个清洁工,但每天清扫工作量相当大,待遇不高,很多人都干不长久。
他表示,医院日门诊量高峰时近5000人,人流量大。清洁工不仅清扫卫生间,一般两人为一组,负责几个层楼的卫生清洁,包括楼道、走廊、墙壁,还要处理垃圾等。
而对卫生间的“高配”要求,医院也有“苦衷”。“医院卫生配备洗手液、卫生纸,的确方便患者,但现实是,很可能一转眼就被‘顺走’。”汉口一家医院相关人士无奈说,不可能派人一直盯着。
按医院门诊6-8层的规模,每层两个洗手间,每个洗手间分男、女两间,仅卫生纸、洗手液的成本,算下损失的部分,花费都不少。
目前,武汉协和医院准备再次尝试,洗手液“重回”该院的新门诊大楼,计划全部采用钉在墙上的电子感应洗手液设备。
本报记者 刘迅
实习生 陈彬 汪斌武 张文君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