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拍卖专利成千万富翁

2013-03-01 10:2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最近,武汉大学机械学院李晓明教授的一项职务发明,拍出了1500万元的“天价”。

  据了解,李晓明教授2001年就获得了这一项“零过渡过程二控三电容投切方法及装置”专利,将电器启动时的放电时间缩短为20毫秒,最多可节电40%。其核心技术是降低无功功率,可以把电网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2007年,该发明上升为国家标准。

  武汉大学校长助理、产业集团董事长孙庆桥介绍,武汉大学每年都组织老师与企业对接。今年新政出台,将激发更多老师转化成果,或者自己创业。

  教师排队要求转化成果

  “春节以来,许多老师和课题组向我们递来申请,要求成果转化或技术入股。”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董事长童俊向记者介绍。

  “老师嫌我们太慢了。”童俊表示,做成果转化需要权利确认、价值评估,以及明确团队内部的利益分配等程序,超过一定数额还要提升决策层次,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也在想办法简化程序”。

  据介绍,“黄金十条”出台之前,许多老师们做科研只为写个论文求名,而现在,相关高校出台“新政”后,则可以理直气壮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光明正大地“名利双收”。

  童俊介绍,华中科大每年的发明专利达1000项,获得授权的达六七百项,“这么多的专利,躺在纸堆里太可惜了”。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华中科大就有五五开的政策,造就了华中数控等一批企业。但2000年以后,国家政策要求规范,教师对持股、创业遮遮掩掩,“新政”出台,立刻就在老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责编:刘远霞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