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 易坤山

2014-01-06 22:3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点击查看高清原图

(长江网记者 邹丹 张哲一)“武汉市近几年来对养老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先后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但从目前情况看,社会参与热情并不高。”市人大代表易坤山认为,制约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事业的最大问题,主要是房源。租金高、租期短,直接导致社会力量对养老行业谨慎投资,也导致社会养老院普遍档次不高。

  社会办养老机构属公益性行业,投入大回报低,导致民间资本对投资养老行业不是很热衷。目前,武汉市除了少数国办福利具备一定的医疗条件外,社会办养老机构几乎都是没有医疗设施的。而养老机构用水、电、气优惠政策难以落实,老年人休闲活动内容单一也制约着社会半养老机构的发展。

  他建议,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将养老事业做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将社会力量做为政府力量的一个有力补充。因此,市政府应将社区养老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规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和老旧城区改造中要按比例配(还)建设社区养老院用房。

  此外,要大幅度的提高对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在原有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上翻番,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事业。放开政府资助金只能用于硬件建设的使用限制,准许用于院内房租、水电、护工工资等方面。建议武汉各类院校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