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2005年12月,应希腊共和国国家旅游组织(GNTO)的邀请,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家余熙先生赴希腊开展了以人文和旅游为主题的交流活动。短短十余天,他以充沛的激情和惊人的效率,旋风般奔波于希腊海岛与大陆之间,不仅搜集到一大批丰富有趣的文学素材,还创作出2000余幅摄影作品,并绘制了一批水彩画作。本著即是他此次文化交流之旅的收获之一,更是中希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国和希腊虽然远隔干山万水,但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1972年6 月5 日,中希两国正式建交,开创了两国友谊史册的新纪元。34年来,两国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双方高层接触频繁,政治互信日益增强,经贸合作持续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奥运、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日益活跃。2006年1 月,中希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正进入发展的" 黄金期".随着中国人民对了解希腊社会的兴趣日益浓厚、对认识希腊文化的需求日趋强烈,中国读者也愈加需要阅读到由中国作者撰写的介绍希腊社会与文明的出版物。余熙先生这部纪实文学著作的应运而生,正好以其视角独特、信息量大、颇具可读性而适逢其时。它无疑将对促进中希两国的文化和旅游交流事业、对拓展中国读者了解希腊的国际视野。发挥积极作用。
内容简介
希腊,是我们中国人民憧憬向往的美丽国度;希腊文明,是中国熟悉亲切的古老文明。本书系统地展现了希腊的历史、文明、社会面貌和秀丽风光。作者是一位资深的作家,也是希腊的朋友,更是一个同样伟大文明的后裔。博学多才的余熙,通过精心的创意,向大家展示了他心目中美妙的希腊。除了文字,作家还满怀激情与挚爱,用丰富的摄影作品和本人创作的水彩画,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幅美妙的希腊风景画。
2005年我应邀来到希腊,通过实地寻访,我真切地触摸到这个梦中文明古国律动的脉搏;而此前和之后,我则通过阅读,对希腊不断进行着理性的神游。
每当我坠入由书籍和网络搅和成的希腊漩涡之时,便如坠入那浓酽如浆的希腊咖啡中。
卷帙浩繁的出版物和网络作品,一次又一次地把我牵引到远古的爱琴海文明;及至目睹成片耀眼的小白房、蓝得令人心醉的海水,更有那茁壮茂盛、色泽青灰的橄榄树林时,则又令我真切感受到这颗镶缀在爱琴海上的璀璨明珠,它那坚实、厚重、粗糙且又不乏柔软的质感。
我就是这般地在理性和感性相交织的空间,叩击着心仪久矣的希腊之门。
作者简介
余熙,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兼为水彩画家、摄影家。现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余熙国际文化交流工作室主任,武汉大学特邀研究员,湖北省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汉市政协委员。
余熙已在中国和瑞士出版了17部中外文版的国际文化交流题材著作和画集,并在欧美和国内举办过29次个人美术摄影展览和50多场学术演讲,还多次在西方主流媒体开辟专栏传播中国文化。已应美国政府国防访问者计划、德国外交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法国外交部、古巴外交部、秘鲁旅游部、保加利亚文化部、瑞士基金会、韩国海外文化弘报院、希腊国家旅游组织(GNTO)、冰岛驻华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德国不来梅大学及乌尔姆大学、瑞士扶轮社等多国政府交流项目及西方多所大学的邀请,在30多个国家开展了文化、学术交流访问。
长期以来,余熙的活动受到中外政府、民间团体、学术机构和新闻媒体的广泛欢迎和支持。2005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文化部“中法文化年中方组委会”、湖北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外宣办,分别发文对余熙予以通报表彰。他还被古巴政府“何塞。马蒂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海内外诸多媒体称他为“当代中国的马可。波罗”、“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使者”。
2005年12月,应希腊共和国国家旅游组织(GNTO)的邀请,余熙赴希腊进行了以人文和旅游为主要考察方向的采风活动,搜集了较丰富的纪实文学素材,拍摄了2000多幅照片,并创作了一批水彩画作。本著是他此次希腊之行的成果之一。
余熙在撰写本书文字的同时,还创作了书中所附水彩画和摄影作品。这种由文字、绘画、摄影“三结合”组成的撰著方式,已经形成余熙个人多部集国际文化交流题材著作的鲜明特色。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