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街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2014-03-24 10:15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民情日记一:

  1月10日,阳光灿烂,寒意。早上八点半,机关全体干部在办公楼下集合,集中乘车前往蔡甸区张湾街双林村农户家中进行走访。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张湾街双林村委会,老远就看到村支书在大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经过分组,村干部的引导,我们开始了一天走访8户农家的工作。

  距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户张光正的家。家中只见到三个人。张光正,一个重症残疾不到50岁的男人和他70岁的父母亲。当村支书记介绍我们一行的来意后,他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面带农村特有的纯朴,一个劲地说不会说,感谢大家了。

  据村支书的介绍,他一家四口人,儿子在部队当兵刚回来不久,工作还没有着落,老父母在村里种着十几亩地,一年只能种点粗庄家,粮食基本是自给自足。当问及对国家种粮补贴的政策感觉如何时,他说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钱都打在卡上了,很明白。当问及他最操心的事时,他说现在什么都好,就是重症残疾落下的病根没钱医治,当我们表示会积极帮助他时,他哽咽了,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民情日记二:

  在参加三万活动走访的8户农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70多岁孤寡老人龚义枚,老伴已去世多年,生育两个女儿,都已外嫁,生活非常困难。

  当我们在村干部的引导,来到了龚义枚的家。 这是一座面积不大破烂不堪的砖瓦房房。一个清瘦的穿着破旧的衣服蹲在门边的老大妈,斜眼看着我们。村干部走上前去,与她比划了比划,大概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家里来客人了。她笑咪咪地走过来,打量着我们来的每一个人。因为无法交流,只能听村干部对家里的情况介绍。这是一个在双林村极其困难的家庭,家里种有二亩地,由于缺少劳力,勉强能保住口粮,家里也无任何其它现金收入。

  我走进那破旧的砖瓦房,阴暗的房子里透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房顶上几根梁柱看起来随时都要倒塌,墙壁四处都能看到蜘蛛网。我朝西边的房间看了一眼,里面放着一床床旧的棉被,没有一样能够入眼的物品。

  走出阴暗的小屋,我的内心十分沉重,与屋外明媚的阳光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离我们生活城市不远的农村,还有生活如此贫困的农民。能够吃好饭,穿暖衣、住间房大概就是他们的最高标准了。与我们同去的万主任也一直与我交流着他同样的感受,第一次与如此贫苦的农民近距离接触,心灵是一种震憾!

  我们把慰问金交到了老人的手中。她笑嘻嘻的打开信封,把漂亮的人民币拿出来看着,不停的笑,笑着看着我们每一个人。那笑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同她一起笑起来。当我们离开她的家时,她仍然笑着与我们招手,那眼神久久都不离开我们的身影。当我们走出十米开外的地方,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她依然笑着与我道别,我感觉那是对我们再次造访的期盼,那是一份农民对党的关怀的期盼!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