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物:严良堃 |
|
严良堃,1923年生于武昌,著名指挥家。1938年参加抗敌演剧九队,后调至孩子剧团。曾从冼星海学指挥,自学乐理、和声。是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创办人之一,现为中央乐团合唱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合唱指挥学会理事长。他被誉为《黄河大合唱》最权威的演绎者。
[详细] |
|
|
|
|
|
|
|
人物:王玉珍 |
|
1935年生于湖北,女高音歌唱家,歌剧演唱家。1959年在歌剧和电影《洪湖赤卫队》中以扮演主角韩英扬名全国。1981年调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她的演唱清脆婉转、优美甜润,吐字清晰,富有湖北地方风格。[详细] |
|
|
|
|
|
|
|
|
人物:李蔷华 |
|
李蔷华今年84岁。她出生于汉口,9岁离开武汉前往重庆,1953年加入武汉京剧团,一直待到1979年。她在京剧上的造诣主要在武汉取得,她的人生舞台的主体也一直扎根在武汉。17日下午,在上海的寓所里李蔷华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忆在汉生活的点点滴滴。
[详细] |
|
|
|
|
|
|
|
人物:陆鸣 |
|
我们这一帮人,长期以来立足武汉,辐射全国,锱铢寸累,取得了一些成绩吧。从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推一部贺岁作品,每次3个月,演出40到50场。这种演出很受群众欢迎,有时候场地不够,3000人的场地挤进6000人。说唱艺术的鲜活性要求高,幽默难度大,创作人员和演员的压力都很大...[详细] |
|
|
|
|
|
|
|
|
人物:樊星 |
|
文艺写工农兵,写主旋律,完全可以做到又叫好又叫座,最明显的例子是《亮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惯了一地鸡毛后,人们会对用心创作的人给予回报和关爱。不要低估了普通人民的鉴赏水准,也不要认为普通老百姓缺少浪漫情怀。一句话,还是作品过硬。
[详细] |
|
|
|
|
|
|
|
人物:樊枫 |
|
我总结了一下每个年代学习《讲话》的大体时代特征。1972年学习《讲话》,全国是8个样板戏的天下。1982年学习《讲话》,全国迎接文艺复苏。1992年学习《讲话》,主要是反对西化的全面影响。进入新世纪,大家都在说文艺的大复兴,大繁荣。我觉得文艺要有生活底蕴总是没错的,文艺...[详细] |
|
|
|
|
|
|
|
|
人物:张善平 |
|
据我的观察,当前艺术品市场,尤其是美术作品市场充斥了很多不入流的人,他们以坑蒙拐骗为能事,很能忽悠,但是真本事却没有多少。学习“讲话”,就是要学习其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个传统不能丢。市场经济总体是好的,但是也泥沙俱下,很多人只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艺术...[详细] |
|
|
|
|
|
|
|
人物:马奕 |
|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如果低于生活就是失败。现在有很多艺术作品在我看来是低于生活的,对这一点我有点感到担忧。我们武汉文艺界曾是与北京、上海齐名的全国“三鼎甲”,是艺术重镇之一,曾经有外国人赞誉我们塑造的列宁形象比苏联人演的列宁还出彩。很遗憾,近几十年...[详细] |
|
|
|
|
|
|
|
|
人物:夏菊花 |
|
我是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走进新中国的,17岁就被派往朝鲜参加慰问表演柔术,回来又赶上拍电影。我总是对人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夏菊花,没有我的一切。如今武汉要做文化上的大武汉,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武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非常丰...[详细] |
|
|
|
|
|
|
|
人物:黄铁 |
|
我到延安的时候将近20岁。当时我们有一大批人跑到延安,属于真正的“文艺青年”,羡慕普希金、契诃夫,喜欢读《安娜·卡列尼娜》,崇尚沙俄文学的那种调调,对托尔斯泰宣扬的超阶级的人道主义很是着迷。直到毛主席《讲话》出来,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才明白不存在超阶级的人道主...[详细] |
|
|
|
|
|
|
|
|
人物:莎莱 |
|
昨日,记者从市文联获悉,现年93岁的作家黄铁、89岁的音乐家莎莱都曾在鲁艺学习和工作过。因执笔整理撒尼族叙事长诗《阿诗玛》而闻名世界的黄铁,曾在鲁艺文学系二期学习;莎莱则是在1939年进入鲁艺音乐系学习,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时,她担任《黄河怨》女高音独唱,毕业后...[详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