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萍: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导医”

2012-11-06 14:10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10年前的今天,武汉晚报郑重承诺:看病犯难,请呼田巧萍

▲“推荐江城中医高人”是“田巧萍导医”的重头戏之一

(武汉晚报)10年前的今天,2002年11月6日,《武汉晚报》健康新闻在头条位置刊发新闻《看病犯难,请呼田巧萍》。从此,“田巧萍导医”走进无数读者和市民的视野。

  2002年,一位肺癌晚期病人,提着确诊的CT片,在酷暑中跑遍武汉的7家大医院,却不知如何治病,因为医生中有的说要开刀,有的说可以做介入,有的说做化疗……10年前,我们看病大约就是这种状况。

  10年前,寻呼机还是稀罕之物,私家车更是想也不敢想。头疼脑热,大病小恙,我们揣着忐忑或绝望坐着拥挤的公交车去了拥挤的医院,却两眼一抹黑——找谁?不知道;怎么找?不知道;多少钱?不知道;预防与体检?更不知道。

  然而,人们需要知道。人们需要在去医院的时候,心里有底,兜里有底,路径有底,尊严有底。

  2002年,有医疗杂志如此解析看病难:居民就诊明显向大医院集中,而大医院的门诊费用水平远高于基层卫生机构,就诊流向不合理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因素。

  “田巧萍导医”设于这一年。

  1999年,武汉晚报在报头上刻上“为百姓谋利益”的办报宗旨,“田巧萍导医”成为医疗领域“为百姓谋利益”的具象化。

  看病犯难?请找田巧萍。

  田巧萍是谁?武汉晚报资深医疗记者,至今在医疗战线工作了20年。1995年,她曾发问“查账为什么这么难”,次年,“建立健全医院查账系统”写进政府工作计划。2002年,武汉晚报公布田巧萍呼机号,成立了以田巧萍为首的晚报医卫工作团队,联手武汉市40多家医院,组建了近700名医疗专家库,开设“田巧萍导医”专栏,期冀为陷于看病之困的人们提供帮助。

  这是武汉地区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导医专栏,并在武汉医疗界率先提出“导医”概念。

  十年来,团队的人员和机构都发生过变化,但是,“田巧萍导医”一直坚持下来,这份承诺一直坚持下来。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