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宿管妈妈”爱心餐桌香飘三年

2013-05-02 16:32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宿管妈妈”与学生一起吃饭。 通讯员张恒皓 摄

  (武汉晚报记者陈玲 通讯员杜思祺 王英 邓吉)天下有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12级会计一班的学生赵梅来说,还真的有。

  从去年进入大学到现在,赵梅不仅每天有免费的午餐和晚餐,在学校里还多了6位“宿管妈妈”。

  三年多来,这6位“宿管妈妈”的“爱心餐桌”,固定为包括赵梅在内的7名贫困学生提供免费的午餐和晚餐,还有不少贫困学生也经常在这张小餐桌旁品尝“宿管妈妈”的手艺。

  昨天中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宿舍观湖苑4栋一楼值班室的一方小桌上,摆满了菜,有烧鲫鱼、莴苣烧肉、炒生菜、野芹菜炒鸡蛋。“宿管妈妈”邹典明正在和赵梅一起吃饭,她不时给赵梅夹菜,小姑娘的碗里堆得满满的。

  赵梅去年考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老家在湖北襄阳,因家境贫困,学校将她安排到4栋勤工俭学。在一次聊天中,邹典明从学校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副主任汪红萍口中得知,赵梅家庭经济困难,她主动提出,叫这个腼腆的小姑娘中午和晚上和自己一起吃饭,一分钱都不用出。

  刚开始几天,赵梅并不习惯和宿管阿姨一起吃饭,怕引来其他同学异样的眼光。可慢慢地她发现,宿舍里进进出出的女孩子们对有学生和邹阿姨一起吃饭一点都不稀奇。原来,她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坐到邹阿姨“爱心餐桌”旁边的人。三年多来,在这里固定吃饭的学生有7个,而经常在这小张餐桌旁品尝“宿管妈妈”手艺的学生有几十人。

  从去年9月入学至今,赵梅上学期间,每天的中、晚餐基本由楼栋的邹阿姨和其他5位宿管阿姨“包办”, 哪位阿姨上班做了饭,总不会忘记准备好赵梅的一份。

  一年多来,赵梅和邹典明之间建立了母女般的感情,经常和她谈论自己家的情况。“跟邹阿姨聊聊,心情就好多了。”赵梅说。

  “宿管妈妈”组成一支团队

  “爱心餐桌”的发起人邹典明今年59岁,在6位“宿管妈妈”中年纪最大,是武汉公汽一公司的退休职工,她的女儿也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工作。

  6年前,邹阿姨的老伴去世,因外孙不需要照顾,为了打发时间,她到女儿的学校当起了一名宿管员。看到来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个个家庭都困难,自己吃饭时就自然地想到了她们。“就像邻居之间互相关照,到吃饭的时间了,就留在家里吃饭,蛮简单,蛮自然。”

  2009年底,邹阿姨开始请勤工俭学的学生们到值班室吃饭,慢慢形成习惯,一些孩子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两年后,其他5位阿姨也逐渐加入进来,每次做了好菜,都会邀请学生们一起来吃饭,“爱心餐桌”在不经意间形成。

  “万维利阿姨包的饺子特别大。”“鲍阿姨的汤很香。”吃过“爱心餐”的学生对“宿管妈妈”的厨艺印象深刻。

  赵梅说:“第一次吃陈阿姨做的饭,她特地从家里带来的肉丸子,又鲜又香,真好吃。”去年冬天,赵梅受寒感冒,陈阿姨特地煲了排骨汤给她驱寒,还亲自买药给赵梅,督促她多穿衣服。

  读大二的王进说,每次遇上学生们过生日,宿管阿姨还会做些好菜。

  “宿管妈妈”都备有一个针线盒,学生们衣服不小心蹭破了、纽扣掉了,她们总会帮忙缝补。因赶着上课,来不急打开水,学生们就把开水瓶放到宿管值班室,“宿管妈妈”会默默帮她们把开水打好,有时还送到寝室。下雨了,晒在外面的衣服忘了收,“宿管妈妈”会主动收到室内。有的学生寒假在外打工,需要自行车,“宿管妈妈”把自家的自行车无偿借给她们。

  “要学生们来一起吃饭,只是多一双筷子的事,我们并没有想到很多。”邹典明谈起“爱心餐”非常平淡。她说,她自己平时一个人吃得简单,通常都是在食堂打饭,开始给孩子们做饭后,才吃得丰富一些。

  付出爱心收获一群“好女儿”

  “邹妈妈,我今年10月结婚,到时您一定要来成都参加我的婚礼。“几天前,已毕业一年多的2009级学生侯海英从外地给邹典明打来电话。

  侯海英家在四川汶川,初进校时,家里刚刚经历了地震,经济拮据。她成了”爱心餐桌“的常客。“邹妈妈她们总是想着办法给我做好吃的。”侯海英回忆,每餐至少有4个菜,荤素搭配,营养全面。一次,侯海英与室友在外做兼职,晚上11点才回来,邹典明还为她们煮好了热腾腾的饺子和汤圆消夜。

  2011年10月,邹典明因静脉曲张住院动手术,她并没有告诉学生。侯海英知道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从沌口的校园赶到中南医院,看望邹妈妈。毕业一年多,她经常给邹妈妈打电话,汇报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变化,甚至谁给她介绍了男朋友,男朋友的工作和性格都会跟邹妈妈说。

  邹典明说,学生们都非常可爱,跟自己的女儿一样。“她们经常说,邹阿姨您还是要再找个老伴陪陪您,我说我不找,就在这里一直当管理员,有你们陪我就够了。”

  虽然年纪快60岁,但邹典明手机和电脑都会用。“都是学生教我的。我不会打字,哪个程序不会操作,经过的学生看到了,都会进来手把手教我,比我的姑娘还耐心。”邹典明笑着说,学生比自己的女儿还贴心,有回女儿吃醋地说“您以后有事就找这些干女儿好了”。

责编:任亿衡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