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畅谈“武汉梦” 城市更宜居生活更富裕

2013-01-04 05:1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长江日报)今天,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召开,参加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开始报到,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他们畅谈了自己心中的“武汉梦”。

  让“养医结合”普惠全市老年人

  人大代表、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王萍

  作为一名医者,我的梦想是希望武汉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慢性病严重困扰老人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和养老需求,养医结合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利用社区服务机构,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医疗服务团队可以进驻养老机构,提供老年康复护理、临终关怀服务。

  一个幸福城市,经济GDP要跟上,健康GDP更要保障。 (记者车莉)

  让老汉口历史风貌重放生机

  人大代表、江岸区房管局局长黄杰

  20世纪初,汉口的对外贸易总额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是城市形态的绚丽多姿,那一段时期为武汉这座城市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历史遗迹。我眼中的“武汉梦”,就是实现大武汉的复兴。因而,提振武汉地位,就应让老汉口历史风貌重放生机和活力。

  去年,我提交了《关于汉口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的建议。如今,武汉市历史风貌区保护委员会已经成立。今年,我将进一步在风貌区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记者刘智宇)

  把社区打造成“文化阳台”

  人大代表、汉阳江欣苑社区书记胡明荣

  去年8月,位于江欣苑社区内的“武汉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正式开园。社区办“非遗”传承园,国内还是第一次。 在这个农民还建社区里,聚集了武汉高龙、阳新布贴、黄陂泥塑等53个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项目。市民到这里来,可以亲手舞高龙,自己做汉绣,现场体验“非遗”传承人的手艺。

  园区里收集的民间绝活儿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希望市里早点出台生产性保护政策,更期盼市民能够有空过来转转,体验一把家门口的传统老手艺。 (记者黄帅)

  让大学生群体成为武汉闪亮名片

  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黄翠

  大学生群体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我眼中的“武汉梦”。

  去年,作为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武汉为大学新生免费发放“武汉通”,全市约30万名新生受益。这一举措温暖了大学生的心,也给他们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

  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武汉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组建更多的义工社团组织,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关怀他们的生活起居。

  强化大学生群体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让大学生群体成为武汉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记者刘智宇)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