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为杂坛把脉问诊:经营模式陈旧

2012-10-30 13:57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八旬小丑大腕(右)现身舞台依旧老当益壮

  图为:奥列格·波波夫

  本报记者郑晶晶实习生王秀环通讯员肖捷摄影:记者叶茂林

  中国是杂技大国,杂技作品和艺术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但杂技各门类之间发展失衡、经营模式陈旧、知识产权缺乏保护等问题,却折射出中国杂技面临的严峻现实。

  昨日,第十届中国武汉光谷国际杂技艺术节活动之一、杂技艺术论坛在汉举行,现场中外专家学者论道“杂坛”,观点耐人寻味。

  国内杂技玩“偏门”

  【现象】“在国际杂技舞台上,小丑是占最重要地位的。”昨日,80岁高龄的前苏联人民演员、国际杂技舞台上最优秀的滑稽大师奥列格·波波夫坚定地道出此观点。

  小丑是马戏的灵魂。在本届杂技节开幕式上,奥列格·波波夫的表演令观众印象颇深。黑鼻头、红鞋子配上条纹裤,他在舞台上和灯光嬉戏、望着前来献花的“杂技皇后”夏菊花双腿有节奏的发抖装出“很害怕”的表情……身为象征全球杂技最高水平的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最高奖金小丑奖奖杯上的小铜人原型,波波夫表演中那不动声色的幽默,留给观众无穷的回味。

  杂技如同一朵花,空中、地面、滑稽、魔术、驯兽等表演是这朵花的5个花瓣。然而纵观以往杂技节,总是缺少一到两个“花瓣”。国内杂技门类发展多年来存在失衡状况。

  【把脉】中国杂技家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郭云鹏说,“地面杂技仍然是中国杂技的传统优势,对空中杂技重视不够,滑稽(小丑)往往作为助兴节目出现,高水平的驯兽节目已多年未出现……”他认为让民族品牌与国际接轨,要具有更加鲜明的现代意识。

  经营模式显疲态

  【现象】“法国玛西国际马戏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1月如期举行。”法国玛西国际马戏节艺术总监亚历山大·乌特干介绍起这个国际赛事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主帐篷保证观众观看节目时的舒适感,在主帐篷前的小帐篷里,人们可以在演出开始前购买一些纪念品或零食,流光溢彩和不断播放的马戏音乐交相呼应,为马戏节奠定了浪漫温馨的基调……第三个帐篷位于主帐篷的正对面,是‘和马戏面对面的地方’,这是一个免费的区域,人们可以在里面观看马戏展览,学习与马戏相关的知识。这个帐篷不受时间限制,永久开放……”他生动的描述中让大家如临其境。显然,与国际大型马戏集团相比,国内杂技院团过去的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管理和财政支持,在市场化面前已呈显疲态。

  【把脉】湖北省杂技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演员熊长理说,广东长隆集团旗下的长隆国际大马戏的经营模式有可能会成为国内大型杂技、马戏表演团体学习的榜样。“他们没有自己的固定演员,全部演员都是招聘签约的。根据晚会内容的需要,安排确定签约年限,用专业的团队编排受市场欢迎的节目。他们的节目长演不衰,年营业额已经达到了数亿元。”熊长理说,“武汉欢乐谷今年国庆也上演了魔术杂技精品晚会,如果以后建成大型的杂技马戏场,供世界一流的团队表演。也能极大促进武汉杂技的发展。

  产权保护缺护身符

  【现象】中国是杂技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杂技一直引领着世界杂技的先锋。中国的杂技应该属于这一种来自于民族又超越了民族,服务于全人类,而被全世界接受的“世界艺术”。然而,既然是世界的艺术,就有相互学习和借鉴,如何保护产权,成为专家们探讨的话题。

  【把脉】浙江省杂技家协会主席、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团长魏真柏说,中国的戏曲、民族音乐、舞蹈等,因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非本民族学不去、拿不走。而具有世界共同性的杂技艺术就存在着技术流失的风险。知识产权法、保密法、专利法,这些法都是为了发明、创造、保护有序的发展。“杂技”作为世界共性很强的艺术,其发展必须有序、合法。

 

 

责编:YN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