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中国经济重要引擎

2012-09-05 10:54 我要评论
调整字体

  稳增长的强劲动力

  当前,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人们很多思考。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大的带动作用、政策空间受限以及政治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难以摆脱经济低迷局面。受外部市场条件恶化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普遍放缓。而中国在外需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仍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

  这背后离不开一个重大背景,那就是当前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深入推进,国内需求潜力巨大。每年上千万人口进入城镇,将会对衣食等日用消费品、对住房和汽车、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形成巨大需求。这成为扩大内需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有专家测算,一个家庭,由农村进入乡镇,消费增加一倍,再进入县城,消费再增加一倍,如果再进入中心城市,消费还会增加一倍,即一个中心城市家庭的消费相当于一个农村家庭消费的8倍。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入高增长期。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2011年达到了6900多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0.9%,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民收入实际增速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11年,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近半,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1%,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同时,城镇化也大大刺激了投资需求,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并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6.6万亿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