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代中国的速度
绿色模式:高起点的“科学发展”
9月8日,听说光明日报记者来采访,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陈学军从繁忙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他说,中午就要会见五方来宾,国电集团、台湾客人……每天要谈两到三个项目,有时,饭桌也成了谈判桌。
陈学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后发新区,曹妃甸不只要发展,更要高水平的发展;不只要发展得快,还要发展得好;发展不只要让我们这一代人满意,还要让子孙后代满意。”
科学发展,说易行难。
“进入曹妃甸新区的项目,都必须经过层层筛选。与循环经济产业链相抵触的项目不要;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不要;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低于200万元∕亩的不要。”曹妃甸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佟秀媛说:“这‘三个不要’成全了曹妃甸以精品钢铁基地、石化基地、海水淡化基地和海水冷却火力发电为龙头的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把从区委书记到一线职工的生动介绍汇总起来,我们眼前的曹妃甸变成了一条“绿”得完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华润电力为龙头,电厂生产的电能、外排的低温废气和直流冷却后的温海水,可以直接用于膜法、热法海水淡化生产,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被输送到三友化工制碱用。三友化工制碱产生的白泥,又能够取代华润电力脱硫时使用的石灰石粉。脱硫后生成的物质,又成为唐山市红星海联物资有限公司制作石膏的原料……
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曾被胡锦涛总书记誉为黄金宝地、被温家宝总理誉为环渤海地区耀眼明珠的曹妃甸正在开启环渤海新兴增长区域的绿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