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阳:努力做激动人心的事
创发展软环境全国最优城
■谦逊
技术公司要脚踏实地工作
记者:在大众的眼中,你一直很低调,也很少看到你出现在媒体上?
张学阳:我不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有多种原因,一是我们是技术公司,只靠媒体宣传是不行的,要靠踏踏实实的工作。还有,我们国内有一些媒体和记者的报道以吸引眼球和哗众取宠为主要目的,偶尔违背事实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点我觉得很不好,再说我们与业绩优秀的企业有距离,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
记者 瞿凌云
■关于自己
走进武汉东湖开发区精伦电子办公园区,貌似进入了一个精致的私家园林。竹影婆娑,清澈的湖水游弋着金鱼,环绕整个园区。
普通员工的餐厅,颜色鲜明动感,窗外灿烂的阳光从餐厅四面的落地玻璃墙穿透进来。一边进餐,一边还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湖水,以及园区内遍布各个角落的花草和树木。
董事长张学阳的办公室,精致、现代、简约、一尘不染。
张学阳说话温和淡定,声音很轻,语言简短、清晰,极富逻辑。难以感受到表情的起伏,更难看到一些老总常有的慷慨激昂。隐约感觉,他有点像一位孤独的背包客,或者是沉思在书房的一位智者。
【印象张学阳】
一直在努力
做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有熟悉你的人或员工评价你,你很固执和倔强?
张学阳: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固执。也许失败者就是固执己见,成功者就是坚持理想。所以有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不太在乎社会对我的评价,我一直在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一直在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记者:你如何评价自己?
张学阳:工作努力方面,是及格,但是成效上,考卷还没有完成,打多少分我说了不算。
记者:1994年你开始创业,到现在也近20年了,有没有考虑到接班人的问题?
张学阳:接班人的问题?把企业做好了,我再考虑吧。一个不好的企业,谁来接班?先把企业做好吧。(笑)
对于开发区的企业来说,我是比较老的啦。不过还不到50岁,应该还属于年富力强的时期,你说,对吧?(笑)
■探索
成功与否
要看跌倒后能否站起来
记者:记得几年前,精伦电子的公用电话很火,后来因手机等的冲击,精伦开始转型,做过很多尝试。
张学阳:过去几年我们比较低迷,但是我们一点也没放松产品的自主研发。
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波峰波谷是自然规律,有很多企业,发展到现在已没有了。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转型,我们是一个技术公司,而不是投资公司,什么赚钱做什么肯定不行,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记者:精伦做了很多产品,后来似乎没有得到市场叫好。
张学阳:产品成功的概率本身就不高,这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我们会始终坚持下去,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能看它跌倒过多少次,要看它最终是否能站起来。
■关于武汉
环境宜居
才能吸引人才
记者:对武汉市软环境方面,你有什么看法?
张学阳:政府应重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金融危机时,下点猛药关注大型企业,可以理解。但环境好转的今天,要实现中部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政府要特别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另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应成为服务型政府,不能成为经营型政府,不应干预微观经济。
对于武汉来说,政府尤其还应建立一个宜居的环境,这样才能吸引人才。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只是培养人才,不能用好和留住人才,武汉的发展很受局限,也是不可持续的。
智能电视
是精伦未来的发展方向
记者:做了这些尝试后,公司找到了未来方向吗?
张学阳: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我们认为将来的发展方向,不再局限于A产品或B产品。为了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我们现在的产品注重于设计、整体解决方案和IT服务。这些方面被复制的门槛就要高一些。
记者:据说在三网融合方面精伦有很大的突破?
张学阳:是的,马上我们就要在部分城市推出精伦电子H系列的智能电视电脑。这个我们做了两年多的时间,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解决方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是先进水平。
记者:这个领域未来的市场有多大?
张学阳:市场很大的。我们已经在平板电视上实现了高清网络影视、高品质音乐、百科视频、游戏等,很快将实现网上教育、医疗服务、电视网络购物等等,我们在改变电视,改变人们使用电视的方式。
记者:这是公司未来的方向吗?
张学阳:是的。除这之外,我们还有工业控制产品、数字标牌解决方案等,也是在国内名列前茅,今年这方面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30%。这样的项目我们积累了5年。
■突破
右图:张学阳先生。 记者高宝燕 摄
■动力
张学阳,1962年10月生,中国籍,本科,高级工程师。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现持有该公司22.70%的股份。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曾获1995、1996、1997年度武汉市优秀企业经营者称号,1998年度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度湖北省职工劳动模范,2004 年度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4年度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06年“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公司董事长。
记者:公司低迷的那段时间,想过放弃吗?
张学阳:虽然过去几年很艰难,但是没有想过放弃。我们这个中小企业,有10多位博士,上百名硕士,有相当强的技术能力,还有多年来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管理团队,比创业初期实力强很多倍,为什么要放弃呢,企业是很有希望的。
记者:有人说做实业很难,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也不太好。
张学阳:的确是这样,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现在整个环境不太好,包括生产要素的配置明显偏向央企、大型国企。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相对不被重视。但我认为呢,我们仍有很多的机会。
记者:刚才说到动力问题,这么多年,促使你在精伦电子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张学阳:我们一直在提倡:做点激动人心的事情。财富够不够?我个人是够了。但员工的财富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业务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来解决。
记者:其实和你同期出来做企业的,有一些人开始转向,比如做房地产。
张学阳:每个企业的诉求不一样。其实赚钱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什么都以最赚钱作为成功的唯一标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