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新闻见报后,受到读者热捧,咨询报名电话不断。20个名额很快报满。本报临时决定再追加10个名额,以满足更多热心公益爱护动物的市民需求。有意向参与本次活动的读者请速往中国国旅(武汉)报名,额满即止!
7月21日,从网上得知此次活动的3名南京爱豚人士也打进本报电话,强烈要求参与“寻豚之旅”。据悉,他们已经订好了火车票及武汉的酒店,准备在7月26日的傍晚提前赶赴武汉,并在27日上午与江城爱豚人士汇合。
本次独特的“寻找江豚之旅”活动行程为期2天,7月27日,爱豚人士将和中科院水生所博士郝玉江、武汉市环保大使高宝燕、长江豚类保护志愿者于江,一起参观武汉白鱀豚馆,分享江豚的故事。当天下午乘车前往石首。第二天,在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参与多项科普互动活动,一起寻找野生江豚与野生麋鹿,留住绿色梦想……
“寻找江豚之旅”27日出发
报名者踊跃,本报再追加10个名额
拯救江豚绿色行动
行程中,你可能会第一次感叹长江珍稀水生动物越来越少,原来有着“长江大熊猫”之称的“淇淇”永远走了。
本报记者、武汉市环保大使高宝燕曾一次次奔赴长江、豚馆、保护区、养护场、繁育场、海洋馆,尽最大可能用镜头去留住这些美丽的生灵。她曾引用100年前的一位印第安作家的话:“如果兽类离开了我们,人类将因难耐的孤独而死去。任何发生在兽类身上的事情,不久必将落于人类,万物相连。”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东湖的南岸一角水生所内,有一个 “白鱀豚馆”,尽管这个名字跟“淇淇”一样,让许多人伤感。2007年,在白鱀豚淇淇离世五年过后,这一物种被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这意味着,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鲸豚类哺乳动物,只剩下了江豚一种。
而时至今日,这一被称为白鱀豚“丑表妹”的物种,数量也只剩下千余头,比国宝大熊猫更为稀少。行程的第一天所有人将在水生所和江豚见面,你会很容易记住他们的脸,因为他们总是在微笑,还可聆听白鱀豚最完整的民间记录者于江,讲述守护江豚这个长江食物链顶端的动物的故事……
亲密接触珍稀动物
本次行程第二天,将在石首横市做四项互动体验活动,坐船到长江故道看野生江豚,并现场取水样测水质,了解江豚的生活环境;撒网打渔体验江豚食物的匮乏,还难得实际看到水生所科学家为野生江豚做体检等艰辛的科研工作,这将是非常难得的经历!
你会真实的感受到,这是一次迟到的寻访,因为白鱀豚早已退出了活跃两千万年的领地,能够寻访到的,只是一个充满了航运、捕捞、挖沙的“黄金水道”,所幸的是,江豚还在。我们庆幸还可以给它们喂鱼,抚摸它们光滑温润的肌肤,被它的“微笑”深深打动。
行程中还将赶赴石首麋鹿保护区,现在盛夏到了,夏日里的天鹅洲,水草长得正茂盛。远远可看见一群麋鹿在自得其乐地散步。当看到有人靠近,它们会机警地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你。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7月27日、28日
独家支持旅行社:中国国旅(武汉)
咨询电话:85755889(长江日报)
报名电话:83616161(中国国旅)
活动价格:全包价497元/人(包含交通食宿、麋鹿园门票、活动船费等)
网上参与:登陆长江网长江论坛(bbs.cjn.cn)参与互动
注:参与本次活动的读者将会得到一件独特设计的寻豚之旅T恤,以及相关限量宣传资料。并且活动中所拍摄的图片,将有机会参与今后“长江日报环保公益行”相关活动。
链接:
本月初,长江日报联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面向全国吹响了招募长江江豚保护志愿者的集结号,同时举办首届“长江江豚保护使者”的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由海昌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全程支持。将在9月份开业的海昌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是海昌集团在全国建设的第5座极地海洋世界,海昌集团在极地海洋动物的保护和繁育技术方面世界领先。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