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播
17:10:00主持人: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5位嘉宾畅谈了自己对幸福武汉、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方面谈了国外结合武汉市实际的一些看法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嘉宾。
17:09:00刘悦斋:提供的审批事项,是由区里来审批,还是市里来审批,或者区里先审批然后再上报到市里,流程都很清晰很明确。
17:08:00主持人:政府体制改革这方面如何做?
17:05:00阎鸿:电子政务的建设我建议:政府主导 统一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以前我们是以部门为主,互联互通是有限的。下一步我们将以政府主导 统一行动分工合作的这么一个模式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以用户为发展基础的运行模式。所有政务审批将做到精简利民。电子政府的建设有赖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
17:04:00主持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重视?
16:58:00阎磊:要更多的人享受到政府的阳光,需要一些手段,做的这些事情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让更多的人知道,通一定的媒体各种方式对外滚动的公布这些信息。市民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武汉的保障房在哪里,针对这个情况,需要做出一个解释,武汉的保障房很多是在建中,还有一些是拆迁工程,和保障工程就直接对接了。
16:55:00主持人:公租房、廉住房、经济房惠民利民,如何让这些透明化、公平公正,让老百姓真正享受?
16:55:00阎磊:4、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引导、培育全体市民合理住房消费的观念,以及房屋的居住理念。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是健康的、理性的,还是膨胀的、泡沫的,我们不去评价。在中国的传统理念里,大家有自己的住房,而且有互相攀比的心态,每个人都有住房消费底线,基本的居住公平和居住品质的要求是需要兼顾的两个方面,引导大家合理地根据家庭的消费能力和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选择是租房还是买房,是在这个地段买还是那个地段买,前提是政府能够提供足够可供选择的住房产品。第二,住房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是每个家庭最大的财产,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但大家的维护意识不是很强。武汉在进行城市面貌的革新工作,我们的房屋只能远观,走近后,有乱搭乱盖、乱涂乱画、油烟扰民的。想要我们的城市更加适合大家居住,成为全体市民共同享有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合理的引导和积极的投入,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通过以上四点,希望武汉的居住环境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得到更好的提升,希望在幸福武汉中,武汉人在住房上也感到幸福一些。
16:55:00阎磊:3、把住房保障工作更加专业的独立出来。我说一个数据,新加坡是全球最廉政的政府之一,他们的廉政机构不到200人,非常高效、精简的机构。同时,新加坡负责全国公共住房建设、管理和营运的建屋发展局有4000多人,从公共住房的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都是这个机构在负责。我建议,武汉市的住房保障工作,要从市场剥离出来,你要老板去做老百姓的事,他可能会听政府的话,但他会按自己的想法做,会算经济账,这个帐会算得比较大,所以应该由政府去做,建设政府的保障房建设管理平台,把好事办好。
16:53:00阎磊: “和谐人居” 也是幸福武汉之中。09年去新加坡研习。新加坡是全球住房建设比较好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国家,但是所有的老百姓可以和谐的居住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如何发展武汉的住房发展事业,如何让市民从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自从98年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后,总体而言大家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新加坡40多年的建设,实现“居者有其屋”计划,新加坡国民不多,实行比较容易,历届政府贯彻这个理念,给我们感触很深刻。武汉市住房发展建设有以下建议:1、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住房问题当做民生问题来认识。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建设。怎么处理好商品房开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是各届政府关心的问题。商品房开发可以带来城市功能的提升,形象的改变和城市面貌的变化,更多是经济上的考虑,而住房保障工作是要政府拿土地、税收以及财政投入。怎么拿捏这个,“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我建议借鉴新加坡的理念,不仅仅当经济问题认识,而是当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2、在我们城市的大建设、大发展、大管理的格局中,处理好老百姓安居的问题,使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受惠能很好统一起来。许多城市都走过了这样一条路。大建设、大发展必然面临土地的征收和房屋的拆迁的过程。近几年,武汉已经有积极变化,城市拆迁和农村土地征收中,武汉创造性地开展了很多工作,我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要更好地处理好跟百姓相关的民生问题,无论征收还是拆迁,政府和老百姓都应该是多赢的格局,要处理好各方关系。
16:52:00主持人:大家都提幸福武汉,如何在十二五规划中打造武汉保障性住房呢?
16:51:00李滔:一个方面是加强制度建设。比如对抗菌素的运用就有明确的限制规定,如品种、类别等等,还要规范临床路径,避免不必要的检查。二是从医德医风上加强宣传,比如王春艳,通过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这样通过医德医风的建设,把医德这方面建设得更好。
16:50:00主持人:大处方等类似问题,未来如何解决?
16:45:00李滔:现在的医改就是想让每个老百姓接受公平的医疗服务。目前居民在武汉社区医院可享“5免6减”的普惠政策。这是在全国都是很有特色,全民普惠的。第二就是在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医保基本上是全部覆盖。老百姓的负担也减很多。让老百姓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也不会太远。相信武汉的老百姓会更幸福!
16:45:00主持人:如何加强医疗公益性?
16:42:00张明武:一个建议: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觉得应该加大家庭医生制度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医疗资源,另外一个方面医生也更了解病人的情况,有利于病人和医生的交流。第二个建议:尽快推行电子病历,目前少数医院在执行,但是各个医院的不通用,如何避免重复检查,避免误判,对公共资源的浪费,还是一个问题。第三个建议:武汉是城乡兼具的大城市,城乡医疗资料的统筹,农民就医的可行性,加大城乡医生的交流,结对共建,有效节约农民就医的难题。
16:29:00主持人:围绕健康武汉还有什么建议可以交流?
16:30:00李滔:第二,借鉴凯撒集团模式,组建区域性的医疗集团。武汉市龙头医院很多,作为全国医疗大市和强市,包括同济、协和、市属的一、二、三、四医院都很强,但是还是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医院里面像超市,感冒发烧进去,没有半天出不来。我们建议由龙头医院和下面二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院组成区域性的网络集团。大医院都不看门诊,只接待急诊和住院病人,把门诊分到社区、乡村卫生院和小医院、诊所里,因为小医院、诊所和大医院是一体的,医生也是由大医院派来的专家,老百姓信得过,这样医疗资源有益地分配,国家也不用再投入更多钱兴建大型公共医院,有利于提高水平,节约成本,更好利用医疗资源。第三是组建医防集团,将医疗机构和预防保健结构整合起来,比如治胃病。在没有发病前进行健康教育,保健工作在医疗工作之前,让老百姓少生病,不生病,健康水平得到更好保障。最后,建议武汉市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发展民营医院的专科特色,让社会资本更多进入医疗卫生行业里,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有利于提高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服务。
16:29:00李滔:武汉作为全国的中心城市,在下一个五年中,应该改革创新,有些地方可以突破,有先行先试的勇气。在医疗卫生方面,为了给武汉市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借鉴美国这种模式,我个人觉得,可以组建医保集团,也就是医疗保险和医疗机构组成一个集团的形式。我们现在医疗保险和医院是分离的,分属不同机构管理,比如人事局管保险,卫生部门管医疗机构,在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行为规范、医疗质量提高方面存在分离的现象。武汉可以试行把三种医疗保险合一放在卫生部门管理,也就是“一肩挑两头”,既对医疗保健费用负责,也对医疗质量负责,更好地在有效资金里为老百姓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解决“看病贵”问题。医疗保险和医疗机构结合在一起,如果费用超过部分由医院负担,结余部分医院可以分享利润,医院就有控费的机制。
16:29:00李滔:今天的主题是为党代会献一策,在党代会报告中,幸福城市是永恒的主题。其中,健康武汉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我是2009年底到2010年初,有幸去美国培训学习,对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做了调查和了解。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医改“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医改”也是世界性的难题,每个国家都在探讨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即使美国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应该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技术水平也很高,老百姓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和现实也有一定距离,他们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其中对我们很有启迪的是美国有个凯撒医疗保健集团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凯撒医疗保健集团成立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一个叫凯撒的企业家和一个叫卡德尔的医生签订合约,设置医院,招聘医生,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现在发展到全美国有890多万会员,其中近80%为企业员工服务,15%左右是为政府提供低生活水平保障的老弱病残公民服务,还有5%是为个人服务。这个医疗保健集团是医疗保险和医院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由凯撒集团为医院提供总额预付的支付方式,总额预付给下面所设的医疗集团,全国有58个诊治疑难重症的医疗中心,下面有一批诊所和小医院,更偏远的地方往往派出护士上门服务。因为是总的预付,出于成本控制和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他们采取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综合服务的方式,在有限资金里,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做得越好,居民生病越少,医疗费用越少,换句话说,老百姓健康水平更高。对于武汉下一个五年来说,这种模式是有借鉴意义的。
16:27:00主持人:医疗保健方面有何做法?
16:26:00阎磊:看世界见武汉,看中国见武汉,看别人的好东西谋划见证明天。我感觉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行政审批事项很多,涉及部门和层级比较多,很多事情大家已经习惯了被管理。怎样从观念到制度的精简,需要一个过程。
16:25:00阎鸿:我个人觉得,提高政府效率,要引导公务员对这个城市充满了热爱,充满了感情,第二,要尽职尽责。西方的观念就是把政府看成企业,市民当做顾客,我要尽心尽力的为你服务。结合这种政府服务,招商引资,跟其他地方对比,金融投资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想有竞争力,我们在这方面就需要更用心,不是靠规章制度约束,而是一种责任心。我们如何在政府服务水平方面,如何和兄弟城市比较,有一个竞争力在里面。
16:24:00李滔:一是观念很重要。政府应该变管理为服务,转变理念,以人为本,强调服务意识,这也是党的宗旨。二是制度须完善。我在德国有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制度管人。而国内通融的情况较多。三是审批权限要下放,让老百姓能在身边解决问题。现在已经做了不少,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下放力度,为老百姓提供便利。
16:24:00主持人:对制度执行力上有何建议?
16:22:00嘉宾:我们在德国就是这样。实际上武汉党代会思想上的东西都不缺,缺的是观念上的实干的精神。我们要少争论、少折腾。
16:22:00主持人:德国这方面有所借鉴的吗?
16:15:00刘悦斋:一个城市未来5年如何发展,这取决于这个城市全体市民的共同意愿和努力,我为党代会献一策就是一个汇聚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去年我去新加坡,最深印象的新加坡电子政府建设,电子政府指数连续5年排名第一。第一,新加坡的政府流程改革建立在自身基础上,第二改革政府相关流程,尤其是跨部门流程的再造,第三,改革带来政府绩效显著改善。近期,我们的工业倍增,也具有类似的功效。但是,我们的差距在于没有和电子信息化结合,所以,这就是新加坡电子政府信息建设的成功之处。武汉市在审批流程改革,政务处理等方面应该要从方便市民的角度来考量,这样才能真正较少时间的浪费,资源的高效利用。
16:14:00主持人:政府在经济及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如何与市场结合起来,如何把握这个度,请市委督查室刘悦斋主任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16:14:00李滔:在自主创新方面武汉市已经有一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自主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未来我们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另外,武汉的大专院校资源丰富,要与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政府也要提供帮助,让新兴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
16:13:00主持人:通过资料了解到李滔副局长在美国培训是在循环经济这方面,新兴产业与循环经济有很多结合点,您有什么建议?
16:06:00张明武:据我了解,我们有所调整,但是比例不够,以前一些研发经费,更多的注重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我们更多的要投入到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上去,尤其是跟武汉市的产业发展结合的研究上。这是我们以后收集研究计划,发放研究资金上要有的侧重点!
16:06:00主持人:您谈到德国资金投向科研、研发,我们现在资金是投向科研院所。目前武汉推动十五个新兴产业发展中,产权结合有没有变化?政策导向变化?
16:02:00张明武: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访谈。我为党代会献一策活动很有新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活动。我在德国培训将近一年,感觉怎样动员民间力量参与政府决策和城市发展,是当务之急。德国这方面做得不错。回来以后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发展新兴产业的时候如何协调市场的行为和政府的作用。在德国,尤其是金融危机时期,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德国政府起到了很好的雪中送炭的作用。德国政府的资本投入和国内有区别,不是直接投给企业,而是投给科研领域等企业发展的源头。我们还要把握一点就是,既不能过于强调市场,也不能过于依靠政府。学习德国经验,我总结三点是武汉市重点要做的,一是要抓住重点。立足武汉实际情况,筛选出三到五个拳头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武汉发展的十五个新兴产业中有不少产业和传统产业有很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发挥武汉传统产业的优势,在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完全抛开传统产业是不合适的。三是武汉市要进一步加强生产和研发的结合。要克服经济和科技两张皮的想象,借鉴德国经验,尽量把科研院所设在企业中。
16:02:00主持人:张明武处长2010年底曾到德国培训,有关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题,您能不能结合经历谈下,国外先进做法和经验,对武汉市未来五年发展提出建议?
15:59:00阎磊: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说一下,刚才你说到这个城市建设的基础投入的融资问题,这个在国内很多城市先阶段发展都会遇到,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很多产品不能随意的创新,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和政府的资源短缺并存,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找钱?这也是市领导和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城市基础建设,他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投资强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回收比较慢的情况,普通的商业金融机构可能实施起来困难比较大,而民间融资如果可能介入这一块来,还需要有个转换的过程。刚才张处长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想把他解释一下,我们现在建设的武汉,怎样让投资商、银行、全体市民对它充满信心、充满感情,这是我们要去面对的。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了,还是哪些思路?我想说几点,1.通过我们的党委和政府传递给社会一个信号,武汉的明天会更美好,选择武汉的投入,会带来更好的回报。2.整个项目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有好的产品,让别人来支持。3.有好的团队和思路,就要有人具体去实施。给投资人信心,资金主动找上门,再加上一个好的管理,武汉的蓝图变成现实。
15:58:00张明武:媒体报道过中小企业危机,企业资金出走的现象,武汉政府应超前谋划,把武汉金融业情况调查清楚。政府要如何规划引导,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需要及早谋划。
15:58:00主持人:有什么样的模式可以借鉴?
15:56:00张明武:宏观来说,一个城市主要还是要营造自己的品牌。让投资者、建设者对这个城市有信心。对建设项目有信心、有能力,相信城市未来发展前景。无论在民间也好,还是企业也好,现在市场都不缺资金,如何让资金的拥有者愿意去投资,让“资本家”们愿意投资到城市的建设中。这点是很重要的。
15:55:00主持人:刚才谈到了地铁建设、保障房的建设、小微企业的融资,在下一个五年当中,武汉市的基础设施当中地铁占很大的一块,其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展开。各位嘉宾在融资模式上还有什么建议、创新?基础设施这块如何去融资?
15:56:00阎鸿:个人认为,一个是继续做好小贷公司的试点。原先规定两三千万可以注册,现在注册资本要达到一个亿。第二是典当行要规范化。第三是对担保公司加强管理、规范。不让它违规放贷,要进行正确引导。最后是,政府要有一定措施,比如鼓励设立私募基金。给他们一些渠道,让他们从幕后走上前台,发挥应有作用。
15:55:00主持人:民间资本通过金融资本来阳光化,作为地方政府有多大主观能动性,能够把这部分资金运用起来。等待国家政策下来需要一段时间,地方政府有什么可以作为的地方?
15:54:00阎鸿:有关部门做过相关调查。金融超市从去年10月28日开市至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达到97亿,目前通过金融超市牵线搭桥的等方面加起来融资有7亿多,融资的成功率大概是8%,融资比较难。融资贵,银行利率上浮,综合的成本有10%—16%左右,当然,极端的例子也有。
15:53:00主持人:武汉市民间资本有没有相关调查?
15:50:00阎鸿:金融超市有探索,与相关部门商议拿出了方案,等到审定以后开展试点,使融资从地下走入地上,从月光下走到阳光下。
15:50:00主持人:关于小微企业的问题,现在国务院对民间资本阳光化可能会出台一些举措。各位嘉宾对融资,武汉市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15:47:00阎磊:刚才也谈到了,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包括住房保障类的民生问题。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加强住房保障,惠及更多民生,需要金融方面更多的支持,这一点上,国内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有很多的做法,很多的创新。武汉市下一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依然需要金融杠杆更多的支撑。具体来说,银行方面的融资,企业方面的融资和民间私募融资,我们认为只要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武汉市的基本情况,符合为了建设和发展好事业的需要,我们都是可以鼓励和商洽的,逐步运用到武汉市今后保障房建设的实际当中去。
15:47:00主持人:保障住房建设这方面,阎局长,现在在融资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措施和思路?
15:45:00阎鸿:比如地铁项目,可以借鉴香港地铁+物业的方式,需要政府作为背景,另 一方面需要走市场化的道路。我认为需要全方位的,除了传统的银行融 资,还需要沿线的土地开发、广告代理、境外发债等方式来筹集建设资 金。另外关于保障房的建设,除了传统银行总部信贷,另外可以通过发 行私募票据这种方式来筹集资金。还有就是利用保险资金,用于土地筹 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另外,对于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 资小的问题。我建议,第一,支持鼓励开设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科技支 行等专营机构;第二,成立融资超市等新的融资平台;第三,探索引进 民间资本,成立小贷公司,来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15:45:00主持人:您觉得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15:43:00阎鸿:我想对现在政府最紧迫最关心的问题,围绕大项目的建设投资问题、小微型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谈谈我的感受。未来蓝图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的融资环境,在重点工程、保障房建设等,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太乐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险的情况还是存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来探讨我们发展道路,为我们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很有必要的。
15:42:00主持人:首先请市金融办金融一处处长阎鸿来谈一下?
15:40:00主持人:长江日报长江网“我为党代会献一策”活动正在开展中,今天我们请到市委督查室主任刘悦斋,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阎磊,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滔,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张明武以及市金融办金融一处处长阎鸿等嘉宾,围绕武汉市的发展,结合自身出国出境培训的经历,通过自己的“世界眼光”,对武汉发展提建议。
15:38:00世界眼光看武汉发展——五位出国考察人员谈武汉献洋策访谈即将开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