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1专题 > 华创会 > 记者一线

田承忠:打造湖北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2011-06-27 10:13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记者 郝琦 王慧)6月27日上午,第11届“华创会”重要活动之一“武汉论坛”在洪山宾馆举行。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在论坛上说,“十二五”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省将着力推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具有湖北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重塑传统支柱产业优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由大变强,实现五大产业土营业务收入跨越5000亿元。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突破万亿元的产值规模,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形成新热点,加快形成旅游、文化、金融、商务四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物流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中部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二是充分发挥湖北的科教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大作为。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以建设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立起沿长江、汉江两线串珠的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框架。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积极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海内外人才回归引进工程等人才工程(计划),重点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是充分发挥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交通优势,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迈进。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协作,积极探索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路径,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即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促进全省区域联动发展。争取在武汉设立更多领事馆,支持和引导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发挥湖北央企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与中央企业的对接力度。加强大通关建设,把武汉发展成中部地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

  四是加大以水资源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湖北既是三峡库区所在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建设“生态湖北”、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湖北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强化节能减排,实施一批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重点工程、生态治理和保护工程,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承载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加速发展,以及我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全面推进,湖北正朝着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武汉正朝着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湖北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新一轮大发展中投资创业的最佳区域之一。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法治环境,着力把湖北建设成全国投资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为海外华人华侨回国投资创业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高度重视引进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工作。去年年底,我省发布《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人才强省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我们将以更加宽广的人才视野、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努力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我们将通过“华创会”等引智平台引进一批能够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紧缺型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国经济技术专家,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分享到: 6.02K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