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1专题 > 在基层话三万 > 先进典型

湖北郧西“三万”活动架起干群“连心桥”

2011-04-01 10:36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都市报)百姓说,通过“面对面”交流,农民面对困难有底气了;村组干部说,通过“肩并肩”战斗,工作经验丰富了;干部说,通过“实打实”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意,服务能力提高了,干群感情更近了……自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开展以来,郧西县广大干部深入基层,着眼于访民情、问民意,开展了“十问十知”、“十送十促”活动,诚心诚意与农民交朋友、解难题,送政策、助发展。

  进农家门,知农家情,培养亲民之情暖民心

  3月17日,郧西县委副书记、县长胡俟到安家乡神雾岭村入户访民情。“老郑,你家一年收入有多少?建房资金是怎么筹措的?‘新农合’办了没有?你现在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你解决?”

  每到一户,胡俟一边与村民亲切交谈,一边把农民了所思所想所需,一边记入《民情日记》。当了解到该村农民饮水困难、行路难时,胡俟当即打电话给县水利局、交通局尽快给他们协调解决通水、通路难问题。

  “干部下乡作指导,进村入户摸实情,制定规划富农民,又建大棚又栽树,百姓心里喜洋洋……”这是流行在郧西农村反映该县“三万”工作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像一面面多棱镜,折射出了该县开展“三万”活动以来农村的新气象和干部的新风貌。

  该县工作队员从进农家门、知农家情入手,深入基层看境况、走近农户拉家常,实地了解生产生活水平。同时,以服务群众为己任,从农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入手,努力帮扶解决,从而培养与群众的血肉之情。

  正如胡俟在民情日记中所写的:“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解决一件问题就能让群众的心暖一点、干群的关系近一点!”

  住农家院, 谋农家事,激发帮扶热情助发展

  郧西县农业局工作队在六郎乡梁家川村,当了解到村民缺乏桑园管理技术时,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到梁家川村现场培训,指导农民桑树补植、修剪、除草、施肥,并无偿提供桑树专用化肥10吨、桑树苗3万株。

  “通过参加”三万“活动,才有机会走进乡村看实情、走近群众拉家常,让我真正明白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大大激发帮扶热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湖北中医大学工作队发出这样的感慨。湖北中医大学驻点村是香口乡的4个村,都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通过走访调查,他了解到不少农户希望扩大种植规模,但受到资金限制,一时陷入困境。他们帮农户联系信用社,提供资金贷款,缓解资金难题,并争取农田水利项目。

  在“三万”活动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因村制宜地寻求发展之路。县委组织部、民政局、财政局、水利局、交通局等单位压缩办公经费开支,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联系村特困户解决生活困难;县文化局为全县农民送去“精神食粮”;县农业局把技术课堂设置在田间地头,县医疗单位把医疗设备送进农家小院……这些细微的行动体现了浓浓的真情。

  听农家言, 解农家难, 密切干群关系促和谐

  “多亏王书记的耐心讲解,我们才把国家的那么多惠农政策搞清楚了,我现在更信服我们的党委、政府了。”观音镇纸槽村民张吉祥告诉记者,在刚刚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时候,他以为又是强制性的,心中很抵触。当县委副书记王定斌告诉他保险属于自愿行为,并结合受益农户案例仔细讲解分析了“农保”政策后,最终他给家里的水稻保了险。

  在深入农户的日日夜夜里,该县各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广泛开展“十问十知”、“十送十促”,听最真切的民言,谋最急切的大事,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寻找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的交流,广大干部成为了农村工作政策宣讲员、致富领航员、民情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他们将“三万”活动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净化思想的过程;自我反省、增强责任的过程;体察民情、为民服务的过程;转变作风、理清思路的过程。

  目前,该县工作队员共深入农户3万余户,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400多次,开展政策技术培训380余场,完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00多个,制定重点帮扶事项350多个,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