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重点工程 > 建设者风采

建设者智闯地质拦路虎

2010-10-27 16:20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武汉建设)10月21下午,白沙洲大道改造工程一标段传出热烈的欢呼声,盖过了轰鸣的机械声和来往车辆的喇叭声。“我们成桩啦!”

  欢喜的背后,是施工的艰难!

  白沙洲大道改造工程全长7.5公里,其中高架占7.2公里。工程开工后,沿线恶劣的地质条件逐步暴露,全线有1.8公里共涉及368根桩基位于灰岩区内,溶洞率高达40%,最大溶洞净空高达18米,地质灾害频发,严重阻碍工程进度。

  去年12月20日,刺骨的寒风刮了一整天。下午不到5时,天已阴沉下来,W118号墩位的工人正加班加点地在打桩。

  5时许,正在施工的桩基钢护筒内出现漏浆,10分钟后桩孔周围开始大面积塌方,不到30分钟钢护筒开始下陷,6时左右,塌孔进一步扩大,面积达到了500平方米,道路东侧给水管破裂,水大量溢出,蔓延到路上,交通被迫中断。

  组织抢险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刘建民站在冰冷的水中指挥着抢险工作,鞋子早已浸湿,刺骨的寒冷席卷全身上下,但他已全然顾不得这些。处理好塌孔,恢复通车,恢复生产,此时像一颗千斤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经过40小时抢险,道路恢复通车。但溶洞区俨然一个拦路虎横亘在参建人员面前。接下来还有桩基施工,搞不好会重蹈覆辄。

  我们是“铁军”,没有攻不下的难关。刘建民说。

  在如此大的溶洞区打桩基,此前的市政工程中从没经历过。为此,指挥部和各项目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经过反复论证与实验,制定出注浆和钢护筒跟进相结合的桩基施工方法。

  指挥部还与地质勘探、设计院等单位对接,重新进行地质详勘,摸清地下溶洞大小、深度,进而重新设计桩位、桩长。今年6月,桩基设计图纸出来。

  再战溶洞,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手把手指导工人施工,一切都在小心翼翼中推进。

  7月6日,第一根桩顺利成桩,大家欢呼雀跃。

  初战胜利,但仍不敢掉以轻心,还有4个桩位在等待施工,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祸不单行,距离第一根桩基成桩仅4天后,冲击钻在其他桩位的钻进过程中遇斜岩偏孔,施工人员立即回填片石纠偏;7月14日钻进过程中出现轻微漏浆,施工人员赶紧补充泥浆,待稳定后继续开钻;19日、21日、29日、30日钻进过程中接连出现4次严重漏浆和塌孔,施工大量回填片石、粘土和混凝土,险情得到暂时控制;8月1日钻进过程中再次出现孔内塌方。

  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塌孔,技术人员大胆决定,用粘土36立方和水泥30包填充塌孔,通过水泥的固化作用增加回填的硬度和强度。这次大胆的尝试大获全胜,2日,这个连续塌孔6次的桩位终于顺利成孔,继而完成了钢筋笼吊放和砼浇灌,顺利成桩。   

  百转千回,反反复复的钻进和回填,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通宵值守,熬红了眼。

  截至昨日,白沙洲大道改造工程W118号墩位已顺利成桩4根,仅剩一根桩仍在钻进中,胜利在望。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