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2010年全国两会专题 > 两会时评

两会话题 热词"失宠"体现社会变迁

2010-03-15 16:00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南方日报)一年一度,“两会”盛宴。话题接踵而至,然而,一些话题曾被公众在一年内反复提及,这次却意外“失宠”。但它们从来不曾退场。

  大部制“退隐江湖”

  “大部制”改革始于2008年3月,正值“两会”召开期间,政府机构大动刀斧引发了空前的关注,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年的热点议题。截至2009年12月,中央已经基本完成了大部制改革,地方亦有30个省市完成了改革方案。

  然而,大部制改革依然被称为“一盘未下完的棋”。改革引发的诸多不适应,仍然磨着中国的痛神经。在大部制改革中,邯郸一次任命89名干部,近日被网友戏称为“批发干部”,仅为其中一例。

  大学生就业“遇冷”

  2009年“两会”时,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找工作,另外还有250万往届生待业。就业、创业成为去年“两会”的热门关键词。

  今年应届毕业生数量611万,加上往年未就业人口,就业压力并未稍减,但对于经济的乐观预期,使得今年“两会”上大学生就业话题并未享受到往年热议的待遇。

  反腐话题不“飘红”

  近几年“两会”中反腐问题一直位列热点话题之冠。2009年的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中,它更是以78815票高居榜首。

  今年“两会”,反腐问题依然很受关注,但已经不再独占鳌头。会前,有4家网站的调查显示,公众对“收入分配”和房价关注度远超反腐。这些与民生更贴近的话题,在“两会”上也得到了更为迫切的讨论。

  食品安全“过山车”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牵动老百姓最敏感的神经,也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带进“两会”。2009年“两会”热点调查中,它以第二位排到了最受关注话题的前列。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由“三鹿事件”引发的巨大“海啸”过后,今年“两会”食品药品安全话题几乎恢复风平浪静。虽然前不久的海南“毒豇豆”事件引人瞩目,但食品药品安全受关注的程度大大降低,退出了前十。

  “新农村”热词不新

  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农村的概念正式被提出。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2006年“两会”新农村的热度高升,“新农村”被凤凰网等网站列在热词首位。

  自2007至2010年,新农村就很少出现在“两会”热词行列里。

  低碳关注“马力不足”

  2007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此后,该词被中央高层反复提及,并不断见诸报端。2008年“两会”,政协委员吴晓青提出“低碳经济”的议题,开创两会谈论先河。

  去年,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2020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定向,低碳经济受到追捧。落差是,低碳经济在今年“两会”提议排列中,仅排在16的位置。

 

责编:程雪姣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