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江城先锋 > 先锋人物

赵礼强

2010-06-21 15:12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我出生在东西湖径河农场莲花湖大队,祖祖辈辈都是穷苦农民。年轻时,我做过砖厂技工,跑过运输,当过小包工头,但始终没有大的起色。承蒙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的关怀,近年来,我搞特色种植,率先致富;成立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农民共同致富。今天,我将这些年来创业的心路历程作出汇报——汗水洒乡土  当好带头人。

  1999年初,在径河街工委以及大队支部一班人的帮助下,我承包了16亩土地。16亩土地种什么好?这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种棉花?收益低且不稳定;种水稻?村里家家户户都种,附加值太低。我决定求助于市场,反复往武汉市各大农贸市场跑,收集农产品供求信息……

  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调查,我发现草莓好种养且上市期长,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吃,更重要的是对于武汉而言,草莓种植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大队书记主动帮我联系区农业局专家,帮助我分析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合草莓种植,在得到专家肯定的答复后,我坚定了种植草莓的信心。

  勤劳是致富的前提,知识是致富的保障。光有信心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种植草莓技术。当得知浙江的草莓种植技术全国闻名,于是我只身大胆前往浙江,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踏上了学习草莓的艰辛路。我学成归来时,还将当地聘请的6名草莓种植能手带回东西湖,在莲花湖大胆试种了4亩,成为武汉最早种植草莓的第一批人。带外乡人回老家种草莓,这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置疑:祖祖辈辈都种水稻,改种草莓能赚到钱么?异想天开地把地交给外乡人靠得住么? 面对别人投来的怀疑眼光,面对知识经济引入农村,我没对这些世世代代传统耕作的乡亲作出任何解释,而是与6个浙江农民埋头苦干,根据本地实情支起竹架大棚,边摸索边实践,一心一意种植草莓。

  春去秋来勤劳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底,我种植的首批草莓喜获成功并大受欢迎,每公斤卖到了30元,亩收入达2万多元,这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到种草莓赚钱,曾经置疑过我的乡亲们向我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纷纷上门让我教他们改种草莓…… 这时有人问:你辛辛苦苦学来的种植技术,就不怕“教会徒弟费了师傅,富了和尚穷人方丈?”面对这些有时为小孩学费都发愁的乡里乡亲,我理解他们,一定要帮他们致富:保证赊购种苗,保证手把手地教会种植技术。

  2002年,全队20多家农户种上草莓,每亩纯收入达到1.4万元,这是种植水稻的农民始终难以想象的。在我的影响带动下,经过几年的发展,2004年径河地区草莓种植面积高达几千亩。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农民的市场风险意识差、信息渠道不畅通、生产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几乎让我们草莓种植遇到毁灭性打击。由于价格高、产量多、销路少,草莓出现严重滞销。成片成片的草莓无人问津,许多乡亲们不愿看着自己辛苦忙活了一年的草莓打水漂,肩挑手扛几十斤的草莓,步行十几里到镇上的农贸市场去卖,好几天都卖不出一斤,刚尝试科学种植的农民开始彷徨……

  此情此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农民们“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作为一名多年受教育的党员,这个时候我必须迎难而上,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于是,我又只身前往外地寻找市场。为了能在最短时间找到更多的买家,我白天跑销路,晚上赶长途,一连半个月跑遍郑州、天津、南京等十几个城市,终于疏通了销售渠道,集中收购了村里的草莓,然后整车整车发往外地,挽救了村里濒临灭顶之灾的草莓。此事让我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靠传统的“单打独斗”只会制约发展,只有抱成团,拧成绳,实现规模种植、集约经营、打造品牌,才能找到共同致富的出路。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