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江城先锋 > 先锋人物

余国兵

2010-06-21 15:12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1994年,我放弃一家公司的高薪聘请,由一个中外合资的国企厂长、高级政工师、经营师,戏剧化地做了一位社区党总支书记,当上了市民俗称的“小巷总理”的“业余干部”。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有很多人难以理解,亲戚和朋友们也都不支持,觉得这样的身份转换不值得——亏了。

  弹指一挥间,已过去的十几个春秋里,我把人生最宝贵的时段留在了金桥社区。俗话说:“社区虽小舞台大”。别人不管的事你都要管,在传统的眼中是“吃喝拉撒睡,烧火带引伢,一抹带十杂”。然而,在金桥社区这个舞台上,我无怨无悔,因为在这里我找到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小事,让居民感到了温馨;解难事,让自己没有了愧疚;干实事,让群众真正得到满意。人的一生干上了自己喜欢干的工作——赚了。

做小事,让居民感到温馨

  社区工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许多事看似小事,对普通群众来说却是事关家庭生活的大事,这些小事做好了,不仅可以暖人心、聚人气,而且对和谐社会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贡献。

  金桥社区是一个由商品房小区、单位小区和零散居民共同组成的混合型社区。现有居民2113户,6326人,居民构成复杂,生活背景迥异。为了解居民的实际状况和对社区的要求,我利用一年的时间,逐门逐户访问,记录下了三本居民基本情况和社区工作建议。了解并找到到整个社区两类特殊群体多的特点,以便全面拉开工作局面。

  一个是空巢老人多,他们当中有的常年无人照料,迫切需要得到关爱和温暖。97岁的张兆珍老人行动不便,因为常年缺乏与人交流而变得脾气古怪,第一次登门时遭遇了冷眼,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抱怨。因为在这些老人与自己的父母同龄,如果将心比心的话,照顾好他们本来就是我们社区的责任。于是我一次次上门“哄着”她出去晒太阳,与其他老人“咵天”交流、拉家常;天气冷了,提前送上棉被、棉衣;自己家买好吃的,给老人也准备一份;老人喜欢喝汤,就定期亲手熬汤送去,老人感动了,性情变得开朗起来,还时常关心起我的工作和生活。现在,老人因为年岁已高,有些亲戚都不大认得,但我每次去看她,她都会主动拉着我的手不停的笑着说:“书记来了,书记来了”。

  社区另一个多的人群就是外来人口,而且大多数是农民工。农民工也是社区的成员,同样应该平等的待遇,他们的困难理应得到社区的关心与帮助。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农民工最大的顾虑莫过于子女入学入托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社区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创造了各种优惠条件。在我的提议下,社区党总支成立了救助社,建立了贫困助学基金,党员们积极开展自助捐款,这几年已经为困难家庭的8名子女发放助学资金近万元。

  十余年来,像这样的小事不计其数。在解决这些点点滴滴小事的过程中,一方面我慢慢融入了社区居民的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每一个居民也融入到了社区大家庭中。无论是大到婚姻工作,还是小到孩子调皮管教,居民都愿意拿来和我说说,听听我的意见,邻里之间也都乐于互相诉说、互帮互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不管你来自何方,不论你富贵贫穷,金桥社区永远是每一个居民温馨和谐的家。”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