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江城先锋 > 媒体关注

董奇:我的工作无上光荣

2010-07-02 12:23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武汉晚报)从犹豫不决到执着不悔 从人民不满意到三年“零投诉”

    80后“厕所所长”十年蜕变:

    拿到转业通知书的那天,得知要去做公厕管理员,20岁的董奇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干了”。但是,军人身上的拼劲和韧劲,让他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0年。这个80后“厕所所长”,在飞舞的蚊蝇和难闻的气味中,怀着执着不悔的精神,彻底改写了公厕“脏、乱、臭”的历史,也使青山区城管局公厕管理站从社会不满意转变为连续多年“零投诉”的文明窗口单位。

    董奇说,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份舒适、体面的工作,但脏活、累活总得有人去做。有时他也会感到很累,很厌倦自己的工作,“但当看到居民对自己的付出表示赞许和感激时,我又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无上光荣的”。

    第一次街头作业

    “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留下还是离开

    “干什么就要干出个样子”跑遍全区公厕

    “活地图”和“万金油”年三十去掏粪

    “这个同志不简单”

    连续3年“零投诉”

    改写公厕“脏、乱、臭”历史

    第一次街头作业

    “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环卫局目前差人,你愿意去吗?”董奇说,他永远记得区民政局安置办干部那期盼的眼神。时值2000年底刚从部队复员,在沌口某企业当总经理的同学开出3000多元高薪邀他创业。犹豫再三,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他决定,服从组织分配,到现为青山区城管局下属的公厕管理站报到。

    2001年11月,工作第一天,他和几位老师傅正在抽排红钢城街头的公厕化粪池。几位中学同学正好路过,他的脸羞得通红,慌忙扭头用工作服遮住脸,“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第三天,武冶机修厂旁一公厕堵塞。早上8时到现场后,他抢先撬开化粪池盖进行疏捞,没几下,刺鼻的恶臭味、溢出的污物,“哇”地一下子,早餐全部吐了出来。“唉,造孽哟,80后的小孩能干好这个工作吗?”老工人叹息着,露出怀疑的目光。

    留下还是离开

    “干什么就要干出个样子”

    “我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平时上班喜欢穿得光鲜”,但是无论董奇多么注意,工作的时候都会在衣服上留下黄色的痕迹。谈恋爱时,他没有告诉女朋友自己是厕所管理员,只说是一名环卫工人。但是,两人相处久了,女朋友就问他,你身上怎么总有股臭味?说到这里,董奇的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让他感动的是,女朋友最终非但没有拒绝他,而且还成了他的妻子。她说,董奇是个走正道的人,跟着他,没错。

    刚工作的头半年,他一直很纠结地想着离开。领导看出他的心思,经常下班后和他促膝长谈。董奇说,同为管理员的很多老同志,即使年届六旬,依然默默无闻加班加点地工作,让他触动很大。在部队里,他曾荣立三等功、年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连续三年获嘉奖;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他的倔劲也上来了,暗下决心:“共产党员,干什么就要干出个样子!”

    跑遍全区公厕

    “活地图”和“万金油”

    做公厕管理工作并不像喊口号那么简单。上班伊始,董奇骑着自行车,花半个月的时间跑遍全区180余个公厕,对全区公厕的具体方位、清运路线和各项设施等情况作了实地调查,还编制出一份厕所分布图,力求做到“一口清、问不倒、难不住”。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

    他还总结出公厕检查工作的“四个一”工作法:即“一看二摸三听四嗅”。他随时带着钩子、铲子、钳子和起子等简易工具,在检查公厕时发现灯泡、水、电、管道毁损等一些小毛病,就自己动手修理,同事们因此又给他起了个“万金油”的外号。

    工人村、青山镇等平房棚户区集中的地方有的公厕使用年限已经超过50年,设施老化;有的居民还向公厕倾倒垃圾等。一旦堵塞,清运车无法穿行于窄小的胡同。于是他采取分时段清运与随时保洁相结合的方法,用锹撮、独轮车往外运垃圾,及时提水清洗公厕;又耐心与居民们沟通、讲解,保证棚户区公厕清扫保洁工作正常运行。

    年三十去掏粪

    “这个同志不简单”

    铁铺岭社区有一个“盲哑村”住着130多位残疾人,过去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旱厕,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四处透风,晴天蚊蝇乱舞,雨天污秽遍地。该处公厕不属于他的管理范围,但考虑到居民如厕的实际困难,在经过多次现场勘察后,董奇向站长作了汇报,希望争取上级支持。

    两个月后,一座占地60平方米、设有盲道和残疾人专用设施的公厕建成,他还组织站里的志愿者定期做好厕所的清扫保洁。为表达感激之情,社区和残疾人代表专程为他送来了“一心为民,热情服务”的锦旗。

    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得知厂前桃山村一化粪池堵塞,污物外溢严重,董奇立即驱车前往。刺骨的寒风中,他揭开化粪池的盖子,查看化粪车抽排情况,未料砖头卡在吸粪车管道,随着压力不断增大,堵塞的管道猛然爆裂,粪便、污水像喷泉一样溅了他一身。顾不上身上的脏和臭,他沿着管道的走向,一点点疏通,经过4个多小时的辛苦工作,终于将卡死的砖头清除,使吸粪车正常运行。周围的群众感叹道:“这个小同志真不简单啊!”

    2008年,董奇开始负责站上的公厕管理日常工作。这一年,青山区作为武汉第一个试行公厕免费开放的试点区,公厕改为24小时免费开放,劳动强度大、工作要求高、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如何科学安排,实现公厕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成为他思索的重点。

    董奇将联系方式向每一位洁厕员公开,遇到突发情况他随时赶到现场,处理紧急问题24小时不过夜。为在厕管队伍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他领导开展“最佳公厕”、“最差公厕”、“最佳洁厕员”等竞赛评比活动,定期组织观摩和业务培训。

    以前,全区公厕卫生质量达不到社会满意度,现在变为连续3年“零投诉”的文明窗口单位,改写了公厕“脏、乱、臭”的历史。3年来,青山区公厕管理水平每年名列全市前茅。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