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创先争优 > 媒体聚焦

王争艳:用爱心和耐心诠释“上医之境”

2011-06-30 10:32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记者 郝琦 通讯员 李京)长江网“创先争优”专栏——我身边的共产党员

  “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一代名医裘法祖在课堂上的一句话,成为王争艳一辈子的座右铭。行医27年,坚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治疗效果”,用小处方诠释大爱。记者近日在汉口医院看到,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获得各种荣誉的王争艳,仍坐在诊室里,给她的患者讲解病因,继续用她的爱心和耐心,诠释“上医之境”。

  2009年底,王争艳已到正常退休的年龄,因在患者中的好口碑被返聘,单位考虑到她社会活动较多,安排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六上午。

 

  退休干部、患者鲍玉珍说,王争艳接待每位患者的时间不会少于15分钟,无论问什么都会回答。有次她看完病,还想帮妹妹咨询病情,王争艳毫不推辞,同样细心地帮她分析。“去大医院,有的医生只简单瞧瞧病人症状,就直接开张检查单草草了事。”鲍玉珍感慨地说,王争艳对病人格外仔细,从症状到病因、从治疗方法到注意事项,都说得很清楚,每次她诊断病因时,周围都会围着一圈患者,如同上健康知识讲座一样,听得津津有味。

 

 

  “视、触、叩、听”是她坚持的医疗原则,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王争艳都一视同仁,绝不嫌弃。黄陂农民刘耀东几十年来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很多检查,有一次花费上千元仍无果。王争艳听过病情,反复检查身体的相关部位十几分钟,就初步诊断消瘦是由血吸虫病导致的,后来专科医院证实了她的判断。刘耀东说:“看了这么多家医院,只有王医生摸了我的肚子,没有开检查单,真是神啊!”

 

  有次,后湖一名农民工因脚气导致腿部浮肿,王争艳二话不说,把患者的双脚抬起来放到自己的膝头,仔细查看病情。汉口医院的几名护士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场面,在王争艳的工作中并不鲜见。去年一个晚上,汉口医院有位高血压患者突发心肌梗塞,急需转入大医院,在救护车上,病人心跳微弱,嘴角流出黑褐色的分泌液体。危急之下,王争艳伏在病人身上,为患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病人的家属。

 

  出名后,王争艳接到各类活动的邀请不断,不少全国各地的病人也慕名而来,让王争艳应接不暇。不久前,王争艳使用了几年的小灵通终于“罢工”,她才不得已换了一部新手机。院方为了保证王争艳的正常工作,不让她透露自己的手机号。但还是有不少“粉丝”,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王争艳的新号码。王争艳解释,现在找她的人太多,所以她的精力重点放在四类患者上:诊断不清、效果不好、经济负担过重、心理疾患。“我不是神医,我能解决的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不能解决的给患者指条明路。”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