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院士
植物遗传学专家。男,1939年11月1日生,湖北罗田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4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教授,1993年被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常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
40余年来,长期坚持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和湖北省科研项目多项,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坚持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杂交水稻新品种,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和马协型两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多个光敏核不育水稻,创造的水稻雄性不育资源独具特色。这些资源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利用。培育的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多个组合,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审定,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坚持植物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基因克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多样性、光周期敏感核不育的遗传及杂交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有特色的理论研究抽过。发表论文180余篇,合著专著4部。
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高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