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企业“卖标准”
武汉,诞生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第一根实用化光缆、第一个实用化光通信工程。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烽火科技引领民族通信产业崛起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从“六五”至“十五”期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承担了国家光通信领域几乎所有主要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项目,累计取得5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俗话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2006年底,在武汉。中国光谷FTTH(光纤到户)论坛现场,30多家国内光纤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及行业专家联合倡议,在光谷建立中国FTTH产业联盟。
之所以选择武汉,是因为武汉。中国光谷是FTTH技术标准的策源地,而FTTH行业标准的起草人是武汉烽火。由于掌握了FTTH的行业标准,烽火相继挺进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20多个省市,以及智利、厄瓜多尔、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
近年来,烽火科技编制了数百项技术标准,涉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其研制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成为我国首批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的国际标准;先行一步掌握光纤到户领域的核心技术,成为我国光纤到户总体框架性行业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所掌握的核心技术,烽火科技申请发明专利超过400件,国外专利申请20余件。
因为有技术标准在手,烽火科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90%已转化实施,开发的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光电器件以及IP网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正如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党委书记、院长童国华所言:“技术标准已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深度掘金国际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全球视野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成为武汉烽火的新坐标。
从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到营销团队、工程团队,烽火科技以国际视野冲击市场。收获的季节,烽火果实累累:印度天然气SDH工程、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一级干线、不丹电信首个SDH全国干线、伊朗铁路公司传输干线、尼日利亚宽带城域光网络、埃塞俄比亚电信首个城域光网络都烙上了“武汉烽火”的印记;系列产品风行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其国际市场出口完成合同额9647万美元,较上年增长40%。
如今,武汉烽火的光网络、接入、光纤光缆、无线、数据全线出口,已成为我国民族通信产业迈入国际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
应势求“三变”
竞争壮大企业,灵感来自市场。“信息产业转型阶段,产品从研发到使用,周期越来越短。”童国华说,在以用户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背景下,“研究型”企业必须创新,创新导向必须从“技术、产品”转向“用户需求”。
眼下,信息产业涌动着大融合的潮流:在终端,各种技术融合;在网络,无线网络和固定网络、通信网、广电网互为交织;在业务,数据和语音时有交叉。为此,烽火决定进军光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软交换等领域,实现以光通信为主的设备制造商向提供综合服务的服务提供商转变。“不创新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烽火科技的赵梓森院士有“中国光纤之父”的称号,他常常勉励烽火人:志存高远,要做全球通信领域一流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追求的脚步必须快些、再快些!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