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试点
非国有企业占一半
目前,东湖开发区已初步确定了20多家企业,作为股权激励试点。在这批企业中,有一半是非国有制企业——在实施企业范围上,东湖开发区的开创性超过中关村。
据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中关村试点相比,东湖开发区除了扩大实施企业范围,还扩大了股权激励范围、简化了实施流程。股权激励范围上,明确了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的激励对象,并新增了绩效奖励和增值权奖励两种短期奖励方案。这使得开发区股权激励模式上,行程股权激励的长期方案、科技分红的中期方案,与上述短期方案并存的局面。而简化实施流程,则使得当下审批时间大大缩短。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发区正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武汉邮科院、华中数控、光谷高清公司等单位正在抓紧开展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预计今年内,光谷企业将制定或参与制定10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抓紧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科技信息平台。
昨日,开发区工委委员、创新办主任卢胜说道:“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但中小企业因为缺乏担保,如何帮助他们获取融资成为世界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省市推出的14项政策中,有5项为其“量身打造”。一套广覆盖、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在开发区已然成型。
据悉,东湖开发区着力打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除了对试点企业的信用评级费用补贴、贷款贴息奖励外,还对试点银行进行风险补贴。当银行信用贷款出现损失时,开发区将承担银行本金损失的30%,单笔贷款补偿最高可达500万元。
此外,帮助企业间接融资时,开发区财政预算特安排3000万以上启动资金,建立企业各类融资风险分担的资金池。该项资金专项用于涉及引导银行、担保等服务机构,以及企业融资过程中需要政府资金予以支持的方面。
同时,鼓励银行、风投、担保机构为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对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的,将按担保额0.5%比例补贴。这一比例,是目前中关村同类补贴的2倍。为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企业,开发区将对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给予风险补贴。
在广受瞩目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中,开发区已筛选了142家企业,作为新三板后备梯队;总规模200亿元的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日前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推进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与部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授信额度;并已在生物城开设“金融超市”,目前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入驻,转为生物产业研发提供融资支持。
去年缴个税1万 今年可获奖1万
高级人才奖励标准全国最高
今年东湖开发区人才引入力度空前,计划第三批引入人才数量超前两批总和。
此前通过“3551”人才计划,东湖开发区前两批引进67名高层次人才,并发放共9800万元奖励。而即将引入的第三批人才,总人数将过百,开发区为他们准备了超过亿元的奖励资金。在9月举行的华创会上,开发区将与这批人才进行签约。
高层次人才落户开发区后,经企业统一申报,符合标准就将获得奖励。具体奖励标准为:按其上一年度所缴纳工薪个税额,按100%标准予以奖励。“这一奖励标准国内最高!”开发区负责人如此说道。据介绍,目前同类奖励标准较高的地区,北京为80%、成都为70%、长沙为50%,东湖开发区对比下将更具竞争力。而这一奖励措施有效期三年,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网站简介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豁免条款 | 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