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2010专题 > 2010武汉春运 > 春运重庆

记者体验:车票实名制 “不用买高价票了”

2010-02-02 17:22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重庆商报 记者 黄平)今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局在全国率先试点实行实名制购票。与往年相比,执运列车的秩序状况和拥挤程度如何?它给返乡旅客带来了哪些实惠?1月31日,特派记者在广州登上了开往重庆的K202次列车,真实地体验了春运返乡的酸甜苦辣。

    实名制10秒钟验一张票

    1月31日12:30,记者在广州朋友的帮助下,历经数次尝试,终于在位于天河区岗顶的广武酒店买到了一张回渝的K202次火车票。

    当天下午2时左右,记者从天河体育中心乘地铁来到广州火车站广场,四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

    记者来到广场2号“雨棚”入口处,向一名检票人员出示了车票和身份证。她迅速地用仪器照了一下车票后,又将记者的身份证放在一个读卡器上,这时检票台下的电脑里显示着车票和身份证的信息对比。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两者合一才能进入该“雨棚”听候安排,而检一张这样的实名制车票,平均时间只要10秒钟。

    下午2:40,2号“雨棚”里的人群开始涌动,他们在排队通过严格的安检后,再上到二楼的第6号候车室等候上车。

    下午3:07,候车室通往一号站台的门被打开,这时K202次列车提前40分钟上车。

    30分钟后,记者来到了列车停靠的一号站台,旅客正排队上车,没有看到翻窗入内的现象。

  返乡人增多黄牛党少了

     记者在K202次列车上调查,不少回渝民工都为今年实行的实名制叫好。在惠州一家电子厂打工的涪陵民工吴春华称,她已有5年未回老家过春节了,以前也想过回老家过春节,但一票难求,只能到黄牛党手中去买票,又觉得太贵,最后思来想去,决定不回家。而今年实行实名制后,她通过拨打订票电话,买到了一张硬座票,终于回家了。

    在东莞凤岗打工的张小如说,他和工友们都明显感觉到,实行实名制后,黄牛党减少了,返乡的民工却更多了,“车票实名制后,回家成本降低了。”

    在博罗县打工的钟小兵说,他们单位还有30多名重庆老乡,有些人好几年都没有回家了,今年听说实行实名制,全都要回家过年,因为回家再也不用花高价买票了。

    列车员说话用“请”字

    记者在5号硬座车厢里发现,所有的座位都已坐满,过道里、车厢连接处甚至卫生间都挤满了人,而在车厢连接处和洗漱台上也堆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有人直接坐在行李堆上。列车共有18节车厢,硬座的核载人数是每节118人。

    “这趟车承载的多数是从珠三角返回重庆过春节的农民工。”老家在涪陵的列车长雷磊介绍说,超载程度在可控范围内。

    在惠阳打工的合川男子王仁华就在5号车厢。他说,去年他也坐这趟车回家过年,那种拥挤程度至今难忘,所有的人从候车室出来后就直接冲向列车,场面混乱,有的甚至爬窗进入车内,有的人车开了都还没有挤上车。

    让王仁华感叹的第二个大变化是,列车员一直是微笑着的,有时给他们送开水来,嘴里甚至还多了个“请”字。

 腾出卧铺给特殊人群

    记者上车后不久,发现列车长雷磊搀扶着一名老太太朝卧铺车厢走去。记者好奇地跟了上去,原来老太叫刘术兰,今年已经92岁了,合川人,她与73岁的亲家汤文珍一道从广东中山回渝,是买的站票进站,雷磊发现后立即给她们补了两张卧铺票。

    雷磊介绍说,今年的春运列车上辟有专门的卧铺,供有紧急需要的特殊乘客使用,K202次列车预留了6个铺位,几乎全部提供给了老人和孕妇等使用。

    下午2:09,K202次列车终于停靠在龙头寺火车站的2号站台上。列车长雷磊又将刘术兰老人背起,穿过地下通道向站外走去。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