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楚天金报)

加大投资
工业投资“重点关照”
武汉是以投资类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武汉企业的发展。去年年底争取到14亿元的中央投资后,今年,武汉仍然以投资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根据国家投资投向申报项目,力争获得更多的中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三农、节能减排,都将是今年投资的主要方向。
今年武汉市将对工业投资“重点关照”。相关人士认为:“武汉发展不够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不够,而工业发展不够关键在于投入力度相对不足。”“十五”以来,南京、宁波、杭州等东部沿海城市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都在30%以上,其中南京达到45.4%,而且这一比重仍在不断上升。而武汉市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一直偏低,长期徘徊在1/4和1/3之间。因此,武汉市定下目标:今年要确保工业投资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两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先进制造业新开工和续建过亿元的项目达到100个,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280亿-300亿元。
另一方面,武汉吸引、招揽投资也在走“多元化”路线。今年中央财政将发行2000亿地方债券,其中转“切”给我省的估计在40多亿,将重点投到武汉、襄樊、宜昌3个城市。武汉市发改委负责人称,这笔“热钱”将填补地方专项配套的资金空缺。此外,积极争取各银行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对武汉来说也尤其重要。推进融资创新,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争取设立相关产业投资基金等,都将是吸纳资金的手段。
项目兴市
基建项目仍是“大块头”
国家这一轮经济调整,是在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批准武汉城市圈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说,武汉受益颇多。仅在重大项目储备上,武汉可谓“粮草充足”。据统计,十一五重大项目库项目达到1430项,估算总投资11933亿元,其中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317项。去年围绕国家投资和地方发展的重点领域,全年新策划项目250项,估算总投资4619亿元,其中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86项。库内包括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青山循环经济试验区的80个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大东湖水网改造项目,总投资87亿元;天河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武汉新港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项目,总投入1000亿元;城市轻轨项目总投入270亿元。这些新的大项目实施,会大大刺激武汉经济发展。
昨日,武汉市发改委公布的2009年投资及重大项目工作计划中显示,今年武汉市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273.1亿元,其中比重最大的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占到了95.74亿元。交通基础建设的投资依然是重点,资金主要流向用于铁路、公路网络的改造和建设。2008年,地铁3号线、4号线配套工程相继上马,今年年内,地铁4号线项目评估也将完成。江城立体交通格局将得到进一步“丰满”。
2009年,武汉市将继续坚持项目兴市,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0亿元,增长25%。力争突破3000亿元,增长30%以上。
据了解,162项重大项目今年年内将完成投资817亿元,建成投产的为52项。其中,汉口站改扩建、武汉北编组站、天兴洲大桥及铁路引线、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汉宜铁路武汉段、武汉到鄂州、荆门、麻城等高速公路武汉段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将更加稳固武汉中部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
今年年内将有135项重大新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73亿元以上。其中,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武汉至黄石、孝感城际铁路武汉段、青山热电厂改扩建工程、天然气高压外环线工程、西气东输二线武汉段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改善民生
就业培训成为新亮点
2008年,武汉消化新增劳动力14万人。今年大批农民工返乡,大学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武汉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会更多,形势更严峻。
2009年,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将是武汉解决就业问题的新举措。
政府加大对全民创业的金融扶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压力,减少企业裁员。
工业和企业的发展则可以带动就业。今年仅光谷某大型企业一家就将吸纳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
武汉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济调整期,也是扩大就业培训的最佳时期。武汉市将加大对农民工技术培训,拓宽其就业领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的比例达到85%以上。
武汉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养老金人均每月已突破千元。高危行业的农民工将纳入社保覆盖范围。
去年,武汉新投运天然气加气站19座,完成“油改气”交通车辆改造4000多辆,但是加气难现象依然存在,今年武汉市将稳步推进车辆“油改气”并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建设,的士加气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两型建设
政府贴钱推环保
2008年,武汉市已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争取率先突破,一批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先期启动了循环经济等12项重点工作,废旧电池回收、节能灯推广、垃圾分类处理、自行车免费租赁等贴近民生的示范项目初见成效,社会效应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动社会化环保进程,成为过去一年武汉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采用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首批40万只节能灯已经点亮了万户寻常百姓家;市民交电池、政府补贴钱。在武汉100家超市设立的废旧电池回收点,一天比以前一年收的都要多,3个月就回收废旧电池320吨。
2009年,民生环保工程将继续前行。以垃圾分类为例,2009年,各城区都将选取几个小区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一旦成熟,垃圾分类将大范围在江城铺开。此外,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自行车免费租赁也将形成气候,在青山试点后,在江岸等其他各区也将设立免费租赁点。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市民讲究环保,环境更要清爽。今年,百湖之市将大做水文章。汉阳六湖连通今年将全部完成;两江四岸的整治也要给长江、汉江“镶边”。
金融服务
光谷科技银行有望浮出水面
在武汉,数得上来的金融分支机构不少,但是却还没有银行总部在武汉落户。武汉市发改委负责人认为,武汉现有融资品种过于单一,是影响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而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方案中,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是重要一笔。昨日,该负责人透露,光谷科技银行、光大银行全国后台服务中心等项目将列入今年武汉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光谷科技银行更有望成为提案送上全国“两会”。
据了解,以上项目的引进和构想,旨在将武汉打造成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及信用卡中心。同时,武汉还将着手建设制造业集聚区服务平台、现代化交易平台、产业促进中心。
同时,武汉将加快物流、会展、信息、旅游、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武汉金融港、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华中国际钢铁物流基地、国家稻米交易中心等项目。
结构调整
高科技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以3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当前最为热乎的“香饽饽”。今年,武汉高科技产业将继续保持25%以上增长速度,和钢铁、汽车、石油化工一道,成为武汉四大支柱产业。
3G新兴市场的启动,将会为武汉光谷争取更大的市场,并带动相关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中,富士康武汉基地、武汉新芯公司12英寸芯片项目,武汉天马第4.5代TFT-LCD、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系统等大项目建设提速。
今年,武汉将大力推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工业方面,今年将续建武钢三冷轧、东风本田扩能、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中国南车集团武汉生产基地等工业项目争取投产达产。而80万吨乙烯和武石化扩能改造、武汉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等项目也将提速。
责编: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