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English
新闻
论坛
专题
社会
武汉24小时
民生新干线
房产
财经
教育
人才
大家嘴武汉
访谈直播间
贴图
动漫
长江时评
时尚生活
娱乐
体育
汽车
旅游
两性
医疗
武汉E刊
城区视窗
长江民调
长江宽频
下载
广告
黄鹤影院
天翼视讯
江城警讯网武汉交管网武汉文明网武汉创业网机关作风网武汉台商服务网长江微博名家论坛新闻发布会
新兴主流媒体 武汉门户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2009专题 > 武汉60周年脊梁 > 科教精英
鄂栋臣
武汉综合新闻网 www.cjn.cn
发表时间:2009-08-17 17:12 来源:长江网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长江网讯】 

 

  鄂栋臣:中国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曾六次赴南极、四次赴北极,两次荣立国家南极考察二等功,是同时参加过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两黄河站等三站创业建站工程的全国唯一者。

  20年间,鄂栋臣五闯南极,三上北极,是我国参加了南极长城站首次科考、南极中山站首次科考、首次北极科考、北极黄河站首次科考的唯一科学家——

  突遇风暴

  9月3日,刚从北极黄河站回汉的鄂栋臣向记者讲述了极地考察的故事。

  他告诉记者,每次赴极地考察,有关方面都要和他们签“生死状”。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时,他已经45岁了,不少人劝他别去,签生死状时,老伴握笔的手都在不停地颤抖,可他铁了心要去。

  船一开出,有人发现船上有一堆大大的塑料袋,船长说,那是装尸袋,是为牺牲的队员准备的,万一有人遭遇不测,就用这些大袋子装好运回来。

  探险怎会没风险?那一刻,队员们除了祈祷老天帮忙外,没有一个人退缩,但危险还是不期而至。

  航海日志记载,这天是1985年1月26日,鄂栋臣所乘坐的中国南极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别林斯高晋海遭遇12级台风。

  “请大家不要出船舱,再广播一遍,请大家不要出船舱……”这个冷静却非同寻常的声音,让鄂栋臣的心顿时狂跳不止。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它提醒船上所有的人,极地风暴正在逼近。

  狂风巨浪排山倒海般朝船冲过来。惊涛骇浪里,15000吨重的“向阳红10号”像一叶岌岌可危的扁舟,被狰狞的巨浪时而抛向叠起的浪尖,时而掷入无底的深渊。最危险的时候,船尾甚至被巨浪高高擎起,而船头已深深埋入风浪。

  “当时我们已向祖国发出电报:考察船随时有全船覆没的危险!”惊心动魄的那一刻,鄂栋臣永生难忘。

  “船上的两名外国飞行员脸都吓白了,躲在船舱里不敢出来。生死关头,科学家们没想到保命,而是手拉手,冲到后甲板上转移那些价值几十万美元的考察设备,有人差点被浪卷走。”历经生死搏斗的这位“硬汉”,回忆起那一幕,眼睛又一次潮润了。

  和飓风顽强抗击十几个小时后,“向阳红10号”终于挺过来了。

  1985年2月20日,他们在西南极洲乔治王岛南部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站——长城站。

  目睹冰崩

  1988年11月,鄂栋臣再赴南极。这次,他们要在东南极洲大陆建一个考察站——中山站。

  比起3年前的“向阳红10号”,此次乘坐的“极地号”抗冰船要安全得多。但在靠近南极这块神秘冰雪大陆的航程里,船遇到了厚厚的坚冰,“极地号”是抗冰船,也无法破冰,船上的物资无法登陆。

  20多天过去了,坚冰丝毫没有融化的迹象,困在船上的队员们心急如焚。鄂栋臣和其他15名队员坐直升机先登陆了,他们要抓紧时间挖好地基。

  突然有一天,涨潮了,“极地号”想趁机从冰缝里挤过去,冰的平衡正在被破坏。在靠到离岸400米的冰海区,队员们正准备卸货时,“轰”的一声巨响让鄂栋臣惊呆了:

  一座几百米厚的冰山从大冰山上崩裂,呼啸着、怒吼着、野兽般向船疯狂地冲去……岸上的队员跪在地上,对着被挤在冰缝中的船嚎啕大哭,他们以为船上的一百多人全完了。

  “幸好魏文良船长已提前察觉到冰崩的前兆,命令船起锚,主机发动,船向前冲了两百多米,错开了崩裂的冰山,救了大家一命。”鄂栋臣感叹着,神色放松下来。

  撇开生死考验,建站的艰辛也挑战着鄂栋臣的生命极限。

  南极,世界上最冷、风最大的地区。野外,几分钟就可以冻死人,100米/秒的风速轻而易举就可以把人吹走。

  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外国科考队都是让专业建筑公司把站建好后,才派科研人员上去,而我国则全靠科考队员自力更生。在码头,他们是搬运工;建房时,他们是建筑工;科考时,他们又成了科研人员。

  “一天要干20多个小时,好几次差点站着睡着了。”鄂栋臣说,好在他身体好,小时候放牛、干农活打下了好基础,爬山比队里的年轻人还快,再苦再累都能撑下来。

  1989年2月26日,长城站建站4周年之后,中山站建好了,队员们站在飘扬在极地的五星红旗前,齐刷刷地敬了个礼,每个人都热泪滚滚。

  对峙北极熊

  “少了北极,就不是完整的极地科考。”在五闯南极的鄂栋臣心底,珍藏着一个“巡天遥看极地光”的北极之梦。

  1999年7月,花甲之年的鄂栋臣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考,踏上北极寻梦之旅。

  狂风、暴雪、低温,还有凶恶的北极熊,环生的险象隐藏在北极茫茫冰雪的美景背后。

  一天,鄂栋臣正在北冰洋楚科奇海浮冰上埋头采样,突然,队员一声尖叫:“北极熊!”

  鄂栋臣抬起头,相距200米的地方,三只北极熊正“熊视眈眈”地望着7名队员。

  当时,考察队只有一人带了枪,按有关规定,如果北极熊向人进攻,可以开枪自卫。大家赶紧站到他身后,胆大的赶快拍照,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空气刹那间凝固了。

  双方对峙了约5分钟,可能是北极熊看到队员人多势众,缓缓掉头了。

  大家终于舒了口气。事后,高兴地去冲照片时才发现,“摄影家”紧张得没打开镜头盖……

  今年7月21日,65岁的鄂栋臣再次启程,参与建立北极黄河站,成为考察队里年龄最长的人。

  极地科考 毕生追求

  最先为长城站绘图和定名,精确测出长城站的地理位置;由他主持命名的300多个中国南极地名,获得国际认可,填补了南极自古以来无中国地名的历史空白;在中山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自动验潮站;史无前例地在北冰洋的浮冰上进行绝对重力测量试验并获得成功,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极地测绘制图之路……

  一次次勇闯极地,鄂栋臣为我国极地测绘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本人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几年来,鄂栋臣作了四百多场关于极地探险的报告,每每讲到五星红旗在两极飘扬时,台下掌声雷动。

  “我十岁时还是放牛娃,父亲和祖母都被侵华日军杀害了,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可能会在受欺凌的日子里失去更多的亲人,也没有机会读书,更不会成为大学教授。”鄂栋臣动情地说,那些苦难的日子让他真切体会到,只有祖国强大了,炎黄子孙才有尊严。

  长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城;

  中山,中华民族革命的先行者;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0年里,从南极到北极,伴随着这些令人骄傲的名字,鄂栋臣沸腾的热血和精神在寒冷的极地热情涌动:“年龄因素,我可能不会再参加国家科考队了,但我希望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走进极地,让五星红旗在极地永远飘扬……”

顶一下
返回首页
延伸阅读
手机报订阅】 【进入社区】 【精彩视频】 [  打印 ] [  ] [  关闭 ]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
网络警察
报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