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新闻闪回:沈阳医学院大二学生刘伟突患尿毒症需40万元治疗费用。于女士要汇2000元善款,结果操作失误一下子汇入15.2万元。但是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的刘父毅然把15万元如数退还。
昨日,记者再次联系在山东的刘伟及其家人,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刘伟的母亲47岁的王祖兰正在医院做配型检测,前几项检测显示符合移植要求,现在就差最后一项。她准备把自己的肾换给儿子。
刘伟:就算死,我也想死在学校里
昨日,沈阳医学院视光专业大二学生刘伟躺在山东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床上,电话的一端他的声音微弱、呼吸急促,说1分钟要休息5分钟。
父亲刘玉财颤声说,“他妈正在做最后一项配型,前几项都通过了,要是顺利,就可以换肾给他。 ”
刘玉财说,刘伟有一姐一弟,姐姐刚刚从山东大学毕业,弟弟读大一。刘伟是农村娃,很懂事。考上大学后,利用暑假蹬三轮、捡废品赚学费,很多壮汉子都没法坚持下来的累活,他却坚持了一个暑假。当知道自己得了尿毒症后,他一个人从沈阳回济南,为了省钱,孩子在火车上站了14个小时。
刘伟的姐姐哭着说,每天平均500多元的治疗费延续着小弟的生命,而他却还惦记着他的“视光”专业,惦记着他的英语社团,以及他梦想中要开的眼镜店,他对我说:“姐,就算死,我也想死在学校里。 ”
母亲要捐肾给儿子
刘玉财介绍,听医生说直系亲属的肾脏移植不仅手术的费用较少,而且排斥反应也小,刘伟母亲毅然提出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儿子。“当时我听她这么说,当然不肯,我说用我的肾。可最后还是阻挡不了妻子的决心,只得同意。 ”
刘伟知道母亲要为自己捐肾,想到终日在地里劳作在家中操劳,自己还没有好好报答却要让母亲冒此危险,说什么也不同意。
王祖兰哭着说:“儿呀,没有你,妈妈怎么活……”刘伟抱住母亲说,“妈,我要坚强地活下去,我的病一定会治好,这么多年了,我欠妈的太多了,还没来得及回报。 ”
作为母亲你很伟大,你是怎么看的?对于记者提问,王祖兰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觉得伟大,我捐肾只是为了救儿子的命。家里条件不好,儿子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刘伟父母是山东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刘庙村村民,做肾移植及治疗得40万元。而他和妻子在农村每年的收入不足万元。
错捐款事件感动无数辽沈人
本报《想捐2000错汇15.2万》报道感动不少热情的辽沈人。
大东区居民周振龙说,“我佩服大连这位女士和刘玉财,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生活环境。但都有一颗美丽而高贵的心灵。 ”
大连金州区的何老师来电说,刘家本身急需40万元救命钱,可是看到错打的15万捐款不动心;大连的这名于女士家中房子还是贷款买的,却一而再地向素不相识的刘家捐款,这都会化作一阵暖人的春风融化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坚冰。
刘伟所在的沈阳医学院一位没有留名的同学说,11月2日,学院的师生们自发地组织向刘伟同学奉献爱心活动,他也参加了,当时的情景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上至院长,下至食堂员工、校园保洁工人,都排着长队捐款。“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
昨日刘伟也委托本报感谢所有关心他的人:“我想对老师和同学说声谢谢。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心情。我想早日治好,好快些回到你们的身边。 ”
对于捐助他的大连的于阿姨,刘伟说,“于阿姨,如果我康复了,我一定会去大连找您,我要当面致谢”。
责编:刘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