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用户名: 密码:
  • 长江网首页
  • 英文版
  • 加入收藏夹
  • 新闻   |   宽频   |   网摘   |   影视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文学   |   动漫   |   贴图   |   家居   |   访谈   |   美食   |   交通   |   房产   |   娱乐星空   |   江城警讯网   |   武汉文明网
    论坛   |   博客   |   网论   |   时尚   |   天下   |   动物   |   两性   |   汽车   |   科技   |   古玩   |   旅游   |   言语   |   购物   |   游玩   |   区局   |   长江无线   |   武汉交管网   |   武汉汽车网
    现在位置:>> 精彩专题 >> 江城和谐曲 >> 评论解读

    胡锦涛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

    2007-12-20 16:52    【查看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长江网讯  新华网 时事观察今年第1期发表了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文章《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回顾总结了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成为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文章深刻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集中阐明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但在以往剥削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社会主义能够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从而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作出这个重大判断,表明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不仅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要实现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绝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构建的。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文章对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赢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赞誉。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必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责编:刘远霞

    欢迎进入长江论坛“新闻时评”发表评论或发起投票 新用户在此注册 时尚伊人
    【发表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表的评论                           更多评论
     发表新的评论
    Top↑
           大江园南苑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      防脱生发专家      武汉地产集团
      
    长江广告 更多  
    长江互动传媒网 武汉综合新闻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27-85779997 027-82781258
    长江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4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