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
党史知识挑战赛
九城同兴
    |    |    |    |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由市国土规划局、市城建局、市交委、武汉地铁集团、市园林局、市水务局、市城管局主题发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2012年及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规划和具体举措。 [详细]
·“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近50公里江滩
·打造城市智能公交及信息化系统
·努力建设畅通高效的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系统
·构建“1+6”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武汉时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发展主题,确定“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伟大奋斗目标。生态宜居城市是21世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战略选择。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顺应了当前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广大武汉人民的殷切期待。 
    一、武汉具有建设成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的潜力 
    丰厚的城市历史,增加了城市认同感。3500年以前,殷商先民,始筑盘龙古城。唐宋以来,名仕纷致,吟谔不绝。四百年前,汉口就名列四大名镇之首,近代汉口开埠后,武汉成为中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市。1911年武汉打响了辛亥首义第一枪,一举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迎来了民主共和的曙光。3500年多年的历史给武汉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近代优秀历史建筑。江汉路商业步行街、中山大道、汉口沿江大道沿线的优秀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以红楼、首义广场,起义门为主的辛亥首义文化区已成为武汉的世界名篇。 
    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武汉具有建设成最宜居城市的条件。长江汉水在此交会,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鼎立的格局,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城三镇”城市格局。市内湖泊密布,全市有近2500平方公里的水域,将近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东湖、南湖、龙阳湖、月湖等大小湖泊恰如颗颗晶莹的宝石点缀三镇,平添秋色。武汉是我国最具魅力的滨江滨湖城市。 
    武汉也是最适宜创业的城市。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4小时“高铁经济圈”中心。武汉工业基础十分雄厚,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光电子、食品加工、医药等支柱产业。武汉人才众多,是中国著名的科教基地,云集着国家和地方研发机构600多家,128万科技人材,56位院士,高校在校学生可达100余万之多,东湖地区是中国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众多的创业、就业机会,是武汉打造成最适宜居住城市的先决条件。 
    二、武汉一直为建设“宜居城市”而努力 
    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成为市民心目中的幸福家园,武汉一直为此目标而孜孜努力。 
    从19世纪末的里弄式住宅到解放初期的“工人村”建设、到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以及1984年黄孝河综合改造工程实施,武汉一直在探索独有的宜居方式,结合当时的经济条件努力提高居住水平。 
    至2000年前后,武汉市实施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改造了中山大道、江汉路等一批历史商业街区,建设了一批公园、广场,整治了东湖环湖路等景观区,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两江四岸”江滩不断延伸,首义文化区、月湖文化艺术区、楚河汉街、武汉大道等新的宜居示范工程不断落成,后襄河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园和街头绿地相继实施,城市宜居水平得到大幅提高。2010年,武汉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1.8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48%,森林覆盖率26.63%。 
    当然,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武汉仍然有一定差距。在当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国家要求下,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快速工业化背景下,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武汉面临较大压力。 
    三、建设宜居武汉的总体构想 
    1、构建“1+6”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切实转变城市空间“蔓延式”拓展方式,推行集约高效、精明增长,正确处理好促进“大发展”与保护“大生态”的关系,构建以主城为核心、六个新城组群轴向发展、六个生态绿楔环绕、主城与新城有效隔离的开放式空间结构,高水平建设三环线绿化带,奠定武汉未来百年发展的新框架。 
    主城区强化功能提升和空间优化,实现三镇协调发展。进一步引导人口疏解,基本完成“退二进三”,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武汉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履行中心城市职责。 
    新城区重在发展工业和激发活力,以工业园区发展为先导、以轨道交通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以新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新城发展,增强新城集聚度,提升新城吸引力,激发新城活力。 
    2、彰显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色,构建“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 
    按照“大发展+大生态”的思路,锁定城市增长边界,明确全市集中发展区、弹性过渡区、生态控制区。充分利用武汉地区丰富的山水资源,保护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的“十字”型山水生态轴线,沿三环线、外环线控制形成两个环型生态保护圈,控制大东湖、汤逊湖、鲁湖、后官湖、府河、武湖等六大放射形生态绿楔,构建“两环六楔”城市基本生态框架。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连通市域江河湖泊水系,构建市域四大水系网络,新城市域“水网”,打造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激活东湖风景区,推动梁子湖、后官湖、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赋予生态用地以风景旅游、观光休闲、郊野游憩、户外运动以及特色农业等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3、开展以人为本的园林绿地系统建设,营造舒适的游憩居住环境。 
    要保护利用好城市的山水资源,均衡布局城市园林绿地,为市民休憩、游玩场所。构建市域系统性“绿道”,建设10条郊野绿道,使之成为开放式的户外运动休闲场所和城市可永续保留的生态家园。 
    中心城区建成一批城市绿道系统、环湖公园。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将实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目标,形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城市。 
    4、要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提高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城市历史,彰显城市历史风貌特色,建设现代感与历史感交相辉映的特色城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利用好一元片、青岛路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昙华林片、青山“红房子”片等历史文化地段,使这些地段的历史建筑充分发挥其价值特色,焕发新的活力。 
    5、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交通市政支撑能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环境。
    改善民生需求,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在城乡规划管理和建设用地供应中,保障贴近市民生活的中小学、文化场馆、体育设施、医疗卫生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等设施的用地和配套建设,提高城市社会养老设施和救助设施的建设标准。
建设畅通城市,为市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条件。加快建设“四环十八射”的高快速骨架体系,支持各新城区与主城区交通主干道的连通工程,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倡导绿色交通出行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城乡交通无缝衔接;完善停车场(库)布局,解决“停车难”问题。 
    6、要建设人人有住房、人人创业的城市,保障市民安居乐业。 
    一方面,要加大对城市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建设力度,实现“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要提高充足的就业岗位,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解决不同层次居民的就业问题,营造适合创业的软环境。使每一个市民都能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工作,实现社会和谐。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其中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未来5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基本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网络。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里程新增400公里,面积新增20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超过13平方米;主城区轨道交通建成4条线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30公里,在城市交通中骨干地位初显;路网平均运行车速接近30公里/小时,初步建立“30—60—120”分钟的道路交通运行系统,即二环以内车行时间平均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城至新城区车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主城外围至城市圈城市车行时间不超过120分钟。主要建设内容是“六个建成”:
    一是建成主城成网、新城相连的轨道交通网络。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至2017年,我市中心城区将建成7条轨道线、总规模215.3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覆盖三镇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2012至2017年,每年至少开通一条新线。同时,还将推进主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各新区确保建成或开工一条轨道线路。
    二是建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三环十三射”城市快速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续建武汉大道、中北路延长线、白沙洲大道、江北快速路,改造提升姑嫂树路、常青路、长丰大道、雄楚大街、友谊大道、龙阳大道,新建墨水湖北路、国博大道。
    三是建成间距合理、疏解完善的过江交通系统。在主城区已有6条过长江通道和5条过汉江通道的基础上,建设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汉六桥、杨泗港长江通道、江汉七桥、三阳路过长江通道,改造江汉四桥。
    四是建成规模适当、成网率高的主干路网。进一步完善主干路,续建解放大道上延线、武青四干道和八一路延长线等,改造长江大道、解放大道下延线,建成东湖通道、沿河大道上延线、龙阳湖南路。 
    五是建成循环通达、出行便捷的区域路网。加密区域次、支路,大力建设慢行交通。建设数百项次、支路项目,重点建设分流快速路、主干路交通的“微循环”道路,均衡路网流量,保障交通畅通,扩大路网规模,增加服务范围,方便市民出行。构建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慢行交通系统,在人流、车流集中路段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人与非机动车分离,建成百余座立体过街设施。
    六是建成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重要功能区路网。主要是对东湖高新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王家墩商务区、四新地区、后湖新城、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汉口火车站、黄浦新城、化工新城、花山生态新城等10个重点地区进行城市道路配套建设,逐步建成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城市重要功能区。
    按照市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未来五年,我市还将继续大规模推进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前景美好,建设压力也很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与城建各部门和单位一起,团结拼搏,努力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应有贡献。

 

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是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部将在全国选择30个大中城市实施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建成全国行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体系。目前,市交委编制完成《武汉“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研究同意,已申报交通运输部。通过五年时间,着力打造“公交都市”。
    一、公交都市总体目标:以城市主要客运交通走廊公交快速化为主线,以枢纽建设为核心,通过“七大建设任务”的实施,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BRT等大运量快速公交为骨干、以清洁能源公交车、电车等低污染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的武汉“公交都市”,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率、低排放的公共交通方式成为武汉市民出行的首选。
     二、阶段性目标:2012年,形成建设公交都市的系统框架和机制。基本缓解矛盾突出的武汉过江交通问题,基本解决武汉高新技术开发区、沌口开发区、后湖组团、金银湖地区等重要发展区域公交出行问题;2013年,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推行公交路权优先,市民出行明显快速化,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公交分担率占全方式(不含步行方式)比例达到40%以上;2015年,基本形成以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的武汉“公交都市”,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主导方式,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主城区公交分担率占全方式(不含步行方式)比例达到45%以上;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90%以上,实现客运交通枢纽无缝对接,人性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公交环境达到国内一流。
    三、七大建设行动
    (一)构建多元网络
    加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线网辐射,促进公交一体化格局形成。十二五期末,形成多层次、多方式、有效衔接、合理换乘的立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结构,形成与城市拓展、功能布局相互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布局。主要任务是:
    1、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建成4条覆盖武汉三镇的轨道交通线路,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络。“十二五”期间,建成堤角至汉口北地方铁路、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4号线工程,总长140公里。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由金银潭至鲁巷光谷广场,2012年建成;堤角至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为轨道1号线北段延长线,由堤角至汉口北,2013年建成;轨道4号线一期工程由武汉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2013年建成,二期工程由武昌火车站至黄金口,2014年建成;轨道3号线一期工程从三金潭至沌口,2015年建成。
    2、实施快速公交工程。“十二五”期,根据《武汉市快速公交专项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重点地区,客流密度比较高的地区,缓解主城主要客流走廊上的交通压力,与轨道交通协调有序发展,建设一定规模的BRT线网。2012年建设武昌站至关山快速公交示范线,线路走向为武昌火车站东广场-雄楚大街-鲁巷-关山一路,全长16.2公里。作为轨道2号线东南方向的延伸段,弥补轨道客流,分担武珞路-珞瑜路的交通压力。
    3、优化常规公交线网。2012年,配合轨道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密南湖、后湖、金银湖等居住组团线网,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公交优化布局。2013年,配合轨道4号线一期、1号线延长线,建设优化布设公交衔接线路;结合王家墩商务区、化工新城、四新新城等建设发展需要,优化布设公交线路;2015年结合“十二五”轨道交通4条线路投入运营合理优化线网。同时,根据远城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开辟远城区公交线路,实现六大远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公交快速连通。
    4、建设公共汽电车专用道网络。在中心城区客流主通道上设置高峰时段或全天侯公交专用道,逐步建成和平大道、汉阳大道、鹦鹉大道、解放大道、新华路/友谊路等公交专用道,2015年形成总长度12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5、实施公交信号优先。在与BRT和公交专用道衔接的城市主干道路口设置公交优先信号,提高公交车速。 
    (二)打造场站设施
    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用地布局,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确保重点的原则建设公交基础设施,建成衔接便捷、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分层次公交场站格局,基本形成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有机衔接和便捷换乘。城市主城区公交站点实现500米上车、5分钟换乘;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比例年均提升5个百分点;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年均提升5个百分点。建成区内公交站台、候车亭等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主要任务是:
    1、建设分层次的公交场站。有序推进武汉、武昌、汉口、流芳、天河机场5大综合客运枢纽和武胜路、三金潭、永清街、循礼门、王家墩、国际博览中心、钢都花园、三层楼、洪山广场、鲁巷、钟家村等10余个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枢纽建设,以利于公交线网的优化布局和市民的便捷换乘。
    2012年,建设鲁巷、洪山广场、尤李村、新荣村、吴家山、五环大道、汉口北、积玉桥、前川客运中心等9个枢纽站。建设罗家咀停保场和富士康、关山、钢都花园、后湖、复兴村、沌口全力路等6个首末站。
    2013年,建设钟家村、后湖同安家园、青菱、中华路、月亮湾枢纽站等5个枢纽站。建设金银湖、武湖2个停车场和佛祖岭、凤凰山、赫山路、东方雅园、东湖新村、范湖、王家墩、天顺园、后官湖等10个首末站。
    2014-2015年,建设三金潭、王家墩、流芳综合客运枢纽、国际博览中心、天河机场等12个枢纽站。2014年,建设东方马城、芳草一路、丁字桥路、喻家湖路、营房村、沙湖港、蔡甸等8个首末站。2015年,建设建十路停保场和湖口村、滨江苑、纸坊、阳逻等4个首末站。
    2、推动公交枢纽建设模式创新。以公交枢纽建设为基础,在中心城区用地缺乏的地方,集约节约用地,采取“场站+物业”等综合开发的方式满足公交场站用地需求。2012年创新模式试点,利用武胜路公交站点,综合开发形成武胜路综合枢纽;2013年建设钢都花园、天顺园公交枢纽;2015年创新模式取得成效,建设三金潭等一批综合模式公交枢纽站。
    3、规范公共汽电车中途站。结合道路及城市景观,优化调整公共汽电车中途站点。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设计新一代的公交候车亭(含站牌、站架),增加人性化的指引、信息等服务功能。2012年,为中心城区没有候车亭的公交站点新建候车亭,安装新式灯箱站牌。2013年对全市公交站点设施进行清理建设,为没有候车亭、不能发布车辆到站信息的公交站点,全部补建候车亭、安装电子信息发布设备,使全市所有公交站点设施齐全,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4、改善出租车驻站侯客条件。到2015年共建设12个大型营业站、148个路外中小型营业站和219个招手停靠站。
    (三)强化低碳节能
    坚持低碳理念,追求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强化公交节能减排工作,完善车辆更新技术标准及配套政策。以低碳交通建设支撑低碳城市发展,支撑节能环保的绿色公交都市建设。十二五期末,万人公交车车辆保有量达到18标台以上;环保公交车辆比例达90%以上、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5%以上;出租汽车使用天然气、液化气数量达到全市营运车辆的90%;公共交通平均能耗强度(单位车公里燃料能耗水平)下降10%以上。主要任务是:
    1、合理配备公交运力。平均每年增加和更新公交车辆900辆,到2015年,新增车辆4500辆,车辆总规模达到8400辆。
    2、加大客运出租车投入。按照客运需求实施总量控制,逐年加大出租车投入,到2015年,出租车总量控制在16000-18000台,出租车千人拥有量达到3.0以上。
    3、完善车辆更新、检测技术标准。2013年,出台促进低碳、新型环保公交车辆使用。重点落实对公交企业引进新型、环保型车辆时适当的扶持或补贴,加快淘汰启动慢、污染严重的车辆。
    2012年,开展公交车辆节能减排和冒黑烟的专项整治工作,公交营运车辆冒黑烟情况得到改善;2013年,现运行的黄标车全部更新为清洁燃料(NPG、CNG、LNG等),共3195辆。2015年,更新公交车辆2700余辆;有计划逐年更新出租车辆,2012年更新车辆1000辆,新增车辆2000辆;2013年更新车辆500辆,新增车辆2000辆;推行营运车辆5年退市的新周期,基本淘汰富康和988车型出租汽车,新增排量在1.8升以上清洁能源车辆。
    4、完善配套工程。建设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配套服务设施,“十二五”末全市CNG加气站数量达到10座母站、65座子站左右的规模。根据武汉电动汽车发展情况,建设一批加电站、充电桩等设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需要。
    5、发展水上公交。到2015年,建成水上公交通勤航线10条,旅游航线4条,加大船只购置、码头建设及其它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四)推广智能公交
    打造面向企业、政府、公众的“管理智慧、决策智慧、服务智慧”的城市智能公交及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公交、出租车辆全部实现GPS全覆盖和定位监控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及监控中心、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基本建成;公共汽电车运营时速年均提升5%以上;二环内主干道电子站牌全覆盖。主要任务是:
    1、建设服务政府的公共交通决策支持与评估平台。2012年,完成交通信息基础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和交通数据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到2015,建成完善的公交运营客流信息数据库和公共交通决策支持及评估平台。
    2、建设服务企业的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平台。2012年,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完善公交线路站点信息管理系统;2013年,初步搭建公共交通网络监管及应急指挥中心和智能调度与管理系统,实现全市公交联网联控和智能调度管理。2015年,建成出租车RFID卡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车辆及从业人员管理、市场稽查、站点管理等的智能化;完善出租车电召系统2012年底前完成武汉市全部出租车的系统安装,2015年完成出租车GPS平台的整合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出租车电召平台和统一服务热线,实现服务电话号码统一,车辆调度统一。
    3、建设服务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查询系统,并通过与手机短信中心合作、建设户外出行信息查询机等方式扩大信息服务覆盖范围;初步建立覆盖主城区环线及主要道路的(VMS)交通信息发布及交通诱导系统; 在全市15条主干道上建设安装200个公交电子站牌,并在重点公交车站设立监控设施。到2015年实现二环内主干道电子站牌全覆盖;加快“武汉通”卡应用,建立管理平台,将武汉通推广到1+8城市圈,实现在城市公共交通、小额支付、娱乐文体和公共服务等35个领域的全覆盖;实现各交通方式现有系统与武汉通系统的对接。至2015年,武汉通作为“电子钱包”的刷卡支付领域增加到50个以上,增加服务网点,提高发卡量和刷卡率,真正实现“一卡通三镇”。最终建成完善的数据管理中心、付费清算系统、终端查询系统。
    (五)倡导慢行交通
    以构建“公交+慢行”出行模式为基础,打造系统、连续、舒适的慢行交通网络,实现真正意义的“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十二五期末,轨道站点及南湖、后湖、常青花园、百步亭等大型居住小区内公交车站100米范围内100%设置免费自行车租赁点;行人过街流量较大的重要干道节点实现人行立体过街设施100%覆盖。主要任务是:
    1、建设有序衔接的自行车行车系统。在城市重要旅游景区、休闲娱乐区、大型居住区等设置系统的自行车道。在城市快速路及主干道两侧规划自行车道,新建或改建228公里的自行车廊道道路、245公里的自行车通道和165公里的自行车休闲道路;
增加自行车租赁点和车辆投放,2015年前,逐步增加并调整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在轨道点、公交点、居民区、校园、游憩点新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1200个,公共自行车投入规模达到7.5万辆;分别在主城区
    2、建设安全舒适的区域步行系统。在汉口、汉阳、武昌各建设1-2个步行系统示范区;在居住社区、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等重点片区建设步行走廊,并与换乘枢纽有效衔接,提供以人为本的行人空间,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加强需求管理
倡导公交出行,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通过实施“推(即对小汽车限制拥有和调节使用)、拉(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引导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主要任务是:
    1、完善票价体系,切实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开展公交换乘优惠调研,研究制定公交线路优惠换乘方案、公交合理换乘票价方案。适时推行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换乘优惠,实施老人特殊优惠乘车以及学生优惠乘车方案,理顺公交票价结构。2015年,完善票价体系,推出日票、周票等多样化票制。
    2、建立主城区货车组织方案。在二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实施新一轮全市客货交通组织优化,在重要交通走廊上逐步实现客货分离,提高主城区交通运行条件。
    3、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研究实施包括过江通道和干道机动车单双号停驶、一环内拥堵收费、中心商业区停车需求管理等各类需求管理措施,结合轨道站点实行P+R,在枢纽站点提供停车换乘的停车场;通过各项措施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七)完善政策机制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公交行业管理部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财政补贴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公交企业持续发展和财政承担能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公共交通的管理职能。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从行业管理和政府管理两方面入手,构建机制创新、保障完善的“公交都市”。

 

武汉地铁集团: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很荣幸能够借助本次新闻发布会,向各位介绍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情况。在此,我代表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武汉轨道交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是一种快捷、安全、准点、节能、绿色环保的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它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方式、建设生态宜居和幸福城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特别是像我们生活的大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市域山体湖泊多,道路网络存在先天不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复兴大武汉”和构建生态宜居武汉的关键所在。 
    作为我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最大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加快建设,尽快成网,缩短市民出行时间,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已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市将全面迈入地铁时代,加快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路网建设”。作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者,武汉地铁集团责无旁贷,正在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 
    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远景年2040年,我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540公里,设站309座,3条快线贯穿主城和六大新城组群,9条市区线加密线网,全面覆盖武汉三镇,实现网络化运营。届时全市人民将享受到便捷、快速的轨道交通服务,60分钟即可穿城,30分钟就能到达中心城区,在中心城区任何地方500米范围内都能达到地铁车站;此外,各新城区也将与中心城区通过轨道交通实现有效的衔接。 
    当前我们正按照《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7)》,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从2012年至2017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每年都将至少有一条新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的目标,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现阶段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高峰,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冲刺阶段,市民翘首期盼的“地铁时代”将于年底到来;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正在加速建设,将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通车;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本月将全面开工,预计2015年建成;轨道交通6、7、8号线正在加紧开展前期研究,部分站点也与市政工程配套同步开工建设,将分别于2016年、2017年建成通车。此外,我们还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新城区建成通车一条轨道线或快速通道”的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堤角至汉口北地铁铁路工程建设,同步积极推进其他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方案研究工作,条件成熟情况下争取尽早开工。预计“十二五”末,我市将基本形成覆盖三镇、城乡一体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城市交通环境将产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市民出行将日益便捷。 
    当前市民最关注的是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能否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经历近4年的建设,该工程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仅剩部分风亭和出入口正在加紧施工,工程建设已经全面转入设备安装和装修阶段。按照工期计划,首批列车将于4月底到达武汉,5月全线将实现轨通,7月将实现电通,9月将完成综合联调,然后开始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年底将确保正式开通试运营。届时,从常青花园至鲁巷预计仅用52分钟,行车间隔5分钟左右,初期日客流量约为50万人次,将有效的缓解我市过江交通压力。 
    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展示城市形象、传播文化的窗口,其加快建设将会有效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的创建。我们坚信,经过5-10年轨道交通大建设,我市城市面貌将焕然一新,公共交通格局将全面改善,城区之间包括新城区的流通速度大幅增加,武汉三镇的融合将更趋紧密,城市多元化格局将会日益明显。 
    希望广大市民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注、支持和理解轨道交通建设,也请你们放心,我们会按照“铸造精品、百年大计、追求卓越”的原则建好轨道交通,秉承安全、文明、优质的理念运营好轨道交通。谢谢大家!

 

武汉市园林局:

    未来5-10年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将遵循“全面提升我市园林绿化水平,构建和谐、安全、健康、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总体方针,按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和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努力增加城市绿地总量,促进绿地布局均衡,彰显滨江滨湖城市园林特色,积极提升居民绿色幸福感,工作重心上从重建设向重管理转变,发展理念上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资金投入上从单一财政投入向创新多元投融资体制转变,绿地系统功能上从单一绿化功能向生态、休闲、文化品位等多功能转变,进一步凸现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貌和中部中心城市的城市地位,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特色”武汉。
    “十二五”期间,新建及完善黄鹤楼等3个风景名胜区;新建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湖欢乐谷等3个城市大型公园;新(扩)建沙湖、杨春湖、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广场,戴家湖公园、长丰公园等15个城市综合性公园;新建60个城市三小绿地;新建武汉市城市绿道及郊野绿道800公里;新建武汉大道等10条景观道路,40余条林荫路。
5个重大公园绿地项目建设为:
    ——黄鹤楼风景名胜区。重点保护黄鹤楼望江视线控制扇面和黄鹤楼视线通廊,真正展现“龟蛇锁大江”的“三楚胜地,千古巨观”风貌。黄鹤楼公园进一步完善蛇山南坡及入口停车场等硬件设施的基础建设。龟山景区挖掘文化内涵,保护自然山体。月湖公园充分突出“城市生态绿心”和“文化艺术中心”两个主题。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东至长江江滩,西南至汉江江滩,全长约23.77公里,规划区域约30.9平方公里。通过建设,塑造张公堤沿线生态绿化景观形象,整合利用张公堤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三环线张公堤段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打造城市门户景观。
    ——沙湖公园。沙湖公园是武昌中央活动区内重要的公共绿地,与东沙联通工程、东湖一起组成武汉市六大生态绿楔之一。规划控制总面积367公顷。按规划设计沙湖公园分为“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文化艺术区、生态湿地区、运动游乐区”五大功能区。充分挖掘沙湖丰富的历史文化,重建武汉曾经的名园——“琴园”,恢复旧琴园的部分景观和“沙湖十六景”中的十景,形成沙湖新“十景”。沙湖公园的建设将努力打造一座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城市核心区湿地公园,提升武汉中心城区的城市形象。计划今年底基本建成。
    ——江湖港渠绿地。目前全市“两江四岸”已建成26公里的江滩公园。“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打造“两江四岸”的江滩公园,完成长江白沙洲大桥到天兴洲大桥段,汉江龙王庙到舵落口段,基本覆盖武汉城区,新建约30公里长的江滩休闲生态园。
    “十二五”期间,将根据“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实现“一湖一景”,形成“水网绿脉”。重点结合规划建成区内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水果湖、杨春湖、迎鹤湖公园和东湖落雁湿地;结合汉阳新区的“六湖连通”工程建设墨水湖、龙阳湖公园;结合南湖水系治理工程建设晒湖、野芷湖、黄家湖、青菱湖等公园。建设黄狮海、中山湖、竹叶海长丰湿地公园、后湖公园等一批城中“水岸绿洲”,改善局部小气候和小环境,营造怡人的亲水休憩环境。此外,将结合港渠河道的岸滩进行水体岸线的生态绿化,形成环水绿带,实施青山港、武汉港、罗家港、黄孝河、机场河、巡司河、纱帽河等。
    ——其它公园绿地。充分利用武汉市现有的山水景观资源,结合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突出山水园林特色,以均衡布局为原则,按照绿地服务半径的要求,分别布局全市性、区域性综合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等社区公园和各种专类公园、带状绿地和街旁绿地。重点结合城市改造建设,新、改、扩建武汉动物园、武汉火葬场的搬迁后原址建设石桥公园、紫霞观垃圾场封闭后建设紫霞观公园、戴家湖公园等。
    “十二五”期间,我市园林绿化总体目标是: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指标全面符合生态园林城市要求。未来10年力争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至2015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园绿地10平方米。至2020年底,力争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16.8平方米。

武汉市水务局:

    江城武汉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汉水交汇,形成了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空间格局,而位于两江四岸最前沿的滨江岸线,更成为展示城市滨江特色和形象的标志性景观区。
    一、三镇已建江滩各具特色
    98'大水后,按照发展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武汉市牢固树立人水合一的科学发展观,打破传统“治水”观念的桎梏,将防洪、环境整治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对流经武汉市的长江和汉江两江四岸江滩综合整治进行总体规划, 武汉“两江四岸”江滩由长江的汉口、武昌、汉阳、青山江滩和汉江江滩构成。
    2001年至2011年,秉承开放、休闲、生态娱乐、健身、亲水等人性化的设计思路,经过十年建设,两江三镇四岸江滩已形成长29.23公里,面积约为340万平方米的绿色滨水空间,它集城市防洪、绿化景观、旅游休闲和体育健身为一体,以绿色为基调、亲水为主题、地域文化为底蕴,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空间与江河相互融合的风景长卷。江滩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建标准游泳池6座,游泳训练池1座;网球场33片;标准足球场3个,练习场8个;篮球场18片、沙滩游乐场1座、乒乓球场1片、羽毛球场12片、极限运动场1个,还有数千米健身长廊和众多健身设施,每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成为奥运火炬传递、低碳婚礼等众多群体活动的首选之地。
    三镇江滩各具特色:汉口江滩亲水、大气、开敞,成为休闲、健身、游玩的绝佳场所;武昌江滩简洁朴实、俊逸自然,是观江观景的最佳地点;汉阳江滩生态绿化特色鲜明,文化历史内涵丰富,是人们追寻历史、怀念往事的地方;汉江江滩的景观布局则呈现出“项链珍珠”般的迷人魅力。
    二、“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近50公里江滩
    根据总体规划, 武汉“两江四岸”江滩由长江的汉口、武昌、汉阳、青山江滩和汉江江滩构成。“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大力推进江滩防洪与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建设长约48.86公里江滩,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营建,注重滨江湿地的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水公共空间。
    长江汉口江滩。在已建成江滩的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分为三段:汉口江滩(龙王庙至武汉关码头段)从打捞码头至汉口江滩一期起点武汉关,整治长度1545米,在清理整顿沿岸码头、栈桥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以汉正街码头文化为轴线的主题景观区;汉口江滩四期工程(铁道路口40#码头至省石油段)从三期末端至省石油,整治长度1524米,打造以二七大桥为节点的桥下文化休闲区;汉口江滩(省石油至朱家河口段),整治长度为3106米,结合江北快速路的建设,保留现有二级滩地湿地,营造生态景观效果;
长江汉阳江滩。在已建成一期江滩的基础上向下游延伸,建设汉阳江滩二期(杨泗港上游端至白沙洲大桥上游端),整治长度为3850米,作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重要基础工程,打造以“水墨滨江、锦绣汉阳”为主题的自然健康生活空间,整个江滩分为生态湿地区、原生态水杉林区、生态广场区、运动休闲区。
    长江武昌江滩。建设武昌五期(铁机路至罗家港段),整治长度为1750米,保留滩地现有较为生态的林带,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
    汉江汉口江滩。分四段:汉江河口流通巷段(鲍家巷闸口至沈家庙闸口),整治江滩长726米,改造流通巷现有防洪墙,采用缓坡、绿化台阶将防洪墙改造为内空式观江平台(占地1.26平方米),新建环境景观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为了使堤防更通透、开敞,不阻挡游人视线,将试点实施一段长218米的拼装式防水墙;汉江沈家庙闸口至江汉桥闸口段,整治滩地长为1485米,结合汉正街商业文化进行景观布局,为市民提供亲水的休闲步道;汉江艾家嘴闸口~东风厢式墙下游,整治江滩长为3485米,以亲水步道和健身步道连接各景观节点;汉江东风厢式墙上游~古田二路,整治江滩长为3691米,结合滩地现有设施及周边用地布局,以体育文化、码头工业文化、军事文化为主题,以满足城市功能为主。
    汉江汉阳江滩。分两段:汉阳岸月湖桥~江汉二桥,整治江滩长为3343米,结合老汉阳兵工厂、老汉钢,以“汉阳钢铁制造文化展示区”为主题,建设成近现代制造业的文化景观;江汉二桥~长丰桥,整治江滩长为6907米,以“汉阳滨水新城景观区”为主题,配合堤内新滨水高档居住区建设,以满足市民休闲、健身为主。
    天兴洲生态绿洲滩地建设。堤防建设规划按现有堤防高程对17.442公里土堤加固培厚,堤外形成绿化缓坡与滩地相连,结合堤内景观布局及堤外滩地现状,滩地规划为四个区:洲头沙滩活动区、洲尾生态保护区、北岸湿地观赏区、南岸体育公园区。
    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最终将建成围绕两江三镇四岸的江滩“百里画廊”,形成环抱城市的绿色风景线和市民健身娱乐的最大休闲空间。2012年,我市将重点实施流通巷防洪及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汉口江滩四期和汉江江滩三期(汉江东风厢式墙上游至古田二路下手2.1公里)防洪及综合整治工程。

·[湖北日报]公交换乘或有优惠 七部门"给力宜居武汉"
·[武汉晨报]武汉十二五将投124.7亿解决严重渍水问题
·[荆楚网]18条快速路串起武汉六座新城
·[亿房网]武汉“百里滨江画廊”或创吉尼斯记录
·[光明网]打造生态宜居武汉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晚报]武汉拟用5年打造“公交都市”
·[长江日报]适时推行地铁公交换乘优惠票价
·[长江网]武汉投资124亿元治渍水 已疏通管道369公里
·[长江网]武汉未来3年将建50公里江滩形成百里画廊
·[长江网]武汉1317台出租车早晚高峰不交接班
·[长江网]武汉地铁二号线年底前试运营票价正在制定
·[长江网]武汉拟在一环内征收交通拥堵费实施时间未定
·[人民网]武汉市民有望在年底前畅行地铁2号线
·城市联合网 ·焦点地产 ·新华网
·新浪网 ·荆楚网 ·光明网
·搜狐网 ·人民网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