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长江日报北京讯(特派记者万强)苗圩畅谈改革试验和改善民生
昨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李永刚 摄
昨日中午,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委书记苗圩走出北京人民大会堂便被包括本报在内的武汉几家媒体记者“包围”了。他激动地说:“温总理在报告中着重强调了改革。去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加大力度改革有了更宽广的平台。我们要和其他试验区一道,引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昨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结束后,苗圩又就政府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角色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城市和企业的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主要是立足“五个一体化”,然后逐步推进,而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依照市场规律。
当本报记者问及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将建立何种关系时,苗圩强调说:“当然是携手发展的关系,因为只有合作才能取得双赢的结果。”苗圩透露,下一步,有意与长株潭城市群方面加强沟通,共同探索改革之路,共享试验区之利。
苗圩说,武汉的基础不错,去年作为中部唯一的城市进入了“3000亿俱乐部”。但是,随着发展的加快,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已经显现,所以,武汉必须发挥区位优势,扬长避短,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同时,还要发挥大企业优势,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谈到武汉改革发展中的人才问题时,苗圩说了两个成语——惟楚有才和楚才晋用。苗圩指出,武汉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许多都到沿海和国外去发展了。他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30%,这与人才大量“上流”有着很大关系。现在,武汉正在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留住人才并发挥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他说,我们将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以股权激励、优惠购房和购车、解决子女就学等措施,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回流。
苗圩昨日着重谈到了改善民生。他透露,我市下一步将采取五大举措:一是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除更多地提供就业渠道外,还要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二是改善教育条件,除了9年义务教育外,还要办好职业教育;三是搞好医疗改革,实行医药分开,设立更多社区医院;四是积极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是使武汉城乡有一个整洁漂亮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