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 用户名: 密码:
  • 长江网首页
  • 英文版
  • 加入收藏夹
  • 新闻   |   宽频   |   网摘   |   影视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文学   |   动漫   |   贴图   |   家居   |   访谈   |   美食   |   交通   |   房产   |   娱乐星空   |   江城警讯网   |   武汉文明网
    论坛   |   博客   |   网论   |   时尚   |   天下   |   动物   |   两性   |   汽车   |   科技   |   古玩   |   旅游   |   言语   |   购物   |   游玩   |   区局   |   长江无线   |   武汉交管网   |   武汉汽车网
    现在位置:>> 精彩专题 >> 2007武汉两会 >> 文件公告

    市人民政府关于2003-2006年实事办理情况的报告

    2007-01-10 19:58    【查看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长江网讯  各位代表:

      自2003年以来,本届政府每年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选择10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作为当年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接受全市人民监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体现和贯彻“亲民务实”的施政理念,尽最大努力使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和谐武汉。四年来,按照“普惠、扶弱、量力、当年”的原则,办理了涉及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绿化环保、社会治安、农民和农村等方面共计40件实事,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将四年来10件实事的办理落实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注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居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迫切的愿望。四年来,本届政府在大力推进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同时,进一步贴近民意,力求通过实事的办理,更快、更好地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当中反映最为集中和突出问题,真正使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建设和发展成果。

      一是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背街小巷道路9075条,总面积达480万平方米;安装社区路灯26446盏,基本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和部分社区无灯的问题;改造819个社区的排水管网518公里;安装社区健身器材1300套。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达57.24亿元,新改扩建公园37个,建成小游园、小森林和小绿地148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26%,绿化覆盖率达到37.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32平方米。

      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心城区噪声污染和大气环境专项整治。消除扰民噪声源898个,实施夜间建筑施工“静音”、社区哀乐扰民治理和机动车禁鸣管理,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值平均下降1.5分贝,52%的路段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综合治理完成129座冒黑烟的烟囱和745个餐饮油烟扰民点;完成860台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的改装工程,同时,加强露天焚烧、建筑工地渣地扬尘的监管。至2006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74.8%。

      三是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100台巡逻车上街24小时巡逻制度,加强社会面防控。组织开展打击盗窃自行车专项斗争,对盗窃自行车案件发案突出的重点部位开展区域性集中整治,共查破盗销自行车案件6119起,查获盗车团伙145个,取缔16个地下旧自行车交易市场,盗窃自行车案件高发态势得到基本遏制。严厉打击入室盗窃、街头扒窃、偷摸违法犯罪行为。至2006年,共破获入室盗窃案件10436起,同时,针对50个重点区域和线路,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打击街头扒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市扒窃案件发案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工作,配备社区民警1802人,组建安保服务队、自行车巡逻队1914支;建设封闭院落5437个,物业管理小区1065个,覆盖户数占全市居民总户数的69%;完成了450个社区的技防建设任务,全市技防社区覆盖面达到38.5%。

      二、努力改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

      住房是民生之依。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市民的住房条件纳入10件实事的内容,力求让更多的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实现安居乐业。四年来,按照“以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以面向国企困难职工家庭的集资建房为辅,以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为重要补充的三条住房保障线”的住房社会保障总体工作思路,全市共下达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计划808.8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集资建房开工总面积达798.03万平方米,竣工总面积达399.26万平方米,占全市住宅建设面积的20%左右,惠及4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同时,通过租金核减、租金补贴、提供廉租房等途径缓解了8万余户中低收入和困难职工家庭的住房条件,至2006年,我市提前实现了人均6平方米以下住房户“应保尽保”的目标。

      三、不断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在办理实事的过程中,坚持在全面改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立足于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以让更多贫困学生上得起学、且能上好学。

      一是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在2005年全市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基础上,2006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又有新的突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6.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1.2%。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解决校园周边突出治安环境问题935个,查处违规经营的网吧等1156家,取缔无照经营摊点4354家;建成B级以上学校食堂305所,46所学校食堂实现社会化管理,15万学生吃上放心餐;集中改造中小学校厕所152个,惠及学生16.2万人;增设学校门前交通标志1018处,33所学校开通72条校车专线。

      二是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和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四年来,共投入3480万元,资助普通高中段贫困家庭学生9.81万人次,并在18所优质高中举办“宏志班”,招收学生503名,减免3年学费,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从2004年开始,免收10.3万人次残疾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额补助课本费,资助金额达1364万元;2006年春、秋两季,全市免收7.567万名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学杂费993万元,同时,为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补助教科书费1393.33万元,补助寄宿生活费303.15万元。2004年以来市级教育附加的50%用于农村教育,2006年又投入1.2亿元,比国家规定提前一年实现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的目标。

      四、积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政府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家园行动计划建设,一方面把农民最关切、最实际的问题纳入10件实事限期、集中加以解决,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至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仅剩0.17元,除新洲、黄陂54个报批“一事一议”的村外,其他地方农民无政策性负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3295元增加到2006年的4748元,年均递增9.5%。

      二是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四年来,全市累计建设通村水泥路4623公里,2087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达硬化路,提前两年实现本届政府的承诺;全市74万户农户中已有54万户完成改厕任务;通过修建重点灌溉工程、水库整险加固和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解决了49处15.5万亩“旱包子”问题;大力开展血防灭螺工程,综合治理垸内钉螺352处6180亩,为52座进水涵闸修建阻螺设施;新、改、扩建51座乡镇水厂,新建供水管网80公里,解决32万余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不断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截止2006年,全市共有149.7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平均住院补偿比例为26.16%,同时,对9665名血吸虫病人免费提供治疗药物。从2006年开始,将被征地农民中的“5560”人员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向23738名农民按每人每年800元的标准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并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扶持,为3324名被征地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免费就业培训7697人,转移就业12339人。

      四是不断改善农村及农民的文化生活条件。建立农村电影供片中心,为农村免费放映电影2261场;大力推进“村村通”信息工程,开通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和服务热线,1000个行政村已实现宽带直接上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100%,通自然湾率达50%,45万农户看上有线电视节目。

      五、强化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工作

      惠及大多数,重点扶持特困群体,是本届政府四年来坚持的办理实事的基本原则。针对劳模、残疾人、环卫工人等特殊人群的实际困难,政府从不同侧面,坚持每年为他们办实事,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努力改善困难劳模生活条件。从2005年起建立对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市级职工劳模补助机制。两年来,累计向5879人次符合条件的劳模发放生活补助金4266万元;从2006年起向155名市级以上农业劳模发放补助金,补助金额48万元;同时,对139名身患重病的劳模给予1000至3000元的一次性特别救助;为停产、破产、困难企业未参保的331名劳模补助医保费157万余元。

      二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从2004年起建立了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和特困残疾人定额生活补助制度,并于2006年对特困残疾人定额生活补助进行“扩面提标”,对纳入城乡低保的一般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30元和20元,对严重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每人每月补助50元和30元,三年来,累计向10.33万人次的特困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款和定额生活补助款2460万元。

      三是不断改善环卫工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环卫工人最低工资标准,并为16172名环卫工人办理大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两年对环卫工人进行一次体验,同时,建设74处环卫工人作业休息点。

      四是着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问题。全市共确定194家救助定点医院,向36万城乡贫困群众发放医疗救助卡,实施医疗救助16.2万人次,支出资金431万元,为特殊困难对象提供全免费慈善手术315台。

      五是千方百计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四年来,累计帮扶困难群体就业7.95万人,其中“4050”人员4.27万人,一家多人下岗2.17万人,丧偶离异人员0.45万人,享受低保人员1.21万人。至2006年底,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任务。开展城区“4555”人员社保援助,对市属国有特困企业中无能力再就业的“4555”人员给予了养老、医疗保险援助。

      六、真情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人口中的特殊人群,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实际生活困难却往往被忽视。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是本届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又一鲜明特征。

      一是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纳入全市教育事业计划统筹安排,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至2006年秋季,全市314所公办中小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1.4万人,免收借读费19416万元。

      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享受“五免六减”等市民待遇,累计免收医疗费110万元。

      三是丰富进城务工人员业余文化生活,累计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放映电影430场,组织专业演出和文艺汇演82场。四是建立7个培训基地,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拓展就业面。四年来,本届政府关注民生,尊重民意,突出“办”,讲究“实”,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40件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切实为人民群众做了一些具体工作。下一步,政府将继续坚持每年办理十件实事的制度,并针对实事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事办理制度和机制,以更好地造福于武汉人民,促进和谐武汉建设。

    欢迎进入长江论坛“新闻时评”发表评论或发起投票 新用户在此注册 时尚伊人
    【发表评论】 【字号: 】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发表的评论                           更多评论
     发表新的评论
    Top↑
           大江园南苑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      防脱生发专家      武汉地产集团
      
    长江广告 更多  
    长江互动传媒网 武汉综合新闻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27-85779997 027-82781258
    长江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 B2-20040006